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优秀提案

关于文旅融合联动发展,推动乡村经济振兴的建议


关于文旅融合联动发展,推动乡村经济振兴的建议

王军

 

问题及分析: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赋予了房山三区一节点的功能定位,作为首都西南部重点生态保育及区域生态治理的协作区、科技金融创新转型发展示范区和历史文化与地质遗迹相融合的休闲区,借力新一轮北京南部行动计划,以文旅融合联动发展,补齐山区发展短板,实现城乡统筹与区域协调平衡发展,是实现房山区经济转型、提质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对推动房山区乡村振兴与社会经济全面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房山区拥有“北京之源”的美誉,作为京津冀京保石发展轴上的重要节点和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的根源地,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与良好环境生态。但当前区域城乡发展不平衡,山区发展未受到政策辐射的带动,发展问题依旧是乡村振兴的短板。问题体现在:山区乡村建设基础设施不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及服务能力欠缺;乡村产业资源未得到充分有效开发,乡村产业结构单一;就业机会缺失,城乡收入差距较大,城乡人才外流,缺乏循环经济发展的生产力。

  房山区坐拥丰富的文化旅游生态资源,从政府政策层面上,目前缺少统筹规划与指导,乡村参与不够;从旅游的维度来看,文旅资源开发和利用不全面,需要进一步科学开发和系统完善;在操作层面上,缺乏专业机构队伍与专项资金,各单位职责不明确,难以形成良好的发展合力;从文化的维度来看,文化挖掘不够深入,特色不明显,文化没有得到良好的传承,缺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软硬件设施建设,保护力度不够。在房山区两山四水、三区三轴、三点多团的空间布局与全域旅游的规划背景下,基础条件发展尚有差距,迫切需要解决“机制、人才、资源、资本”的发展瓶颈。

  结合房山区域环境各维度条件分析,总结实现山区发展与乡村振兴,最终需依靠文旅融合实现联动发展,在这个大背景下,从空间上讲,是乡村层面到城镇化发展层面的融合,解决好乡村层面的文旅融合联动发展,对乡村产业、传承地域文化、改善乡村风貌、解决三农问题等有着巨大作用。从机制上讲,促进政策、协调政府机构、文旅资源、社会资源与社会资本实施联动协作,依托“大谋划、大联动、大协作、大资金、大运营”,通过科学的统筹谋划和大规模的联动系统,推进文旅融合促进乡村振兴发展,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建议:

  一、建立区域文旅联动机制

  要围绕促进区域文旅融合与乡村发展,协调政府和市场关系建立健全区域联动合作机制。

1.在组织模式方面,健全城市与乡镇之间、组织部门之间,组成工作统筹联动机制,建立文旅全域要素统筹引导机制,牵头组织推进区域文旅融合以及在推进过程中的信息对接反馈及协作。

  2.在联动内容方面,面向明确意向在房山区域内进行投资、以及有文旅联动需求的优质社会组织与机构,为其提供一站式政策、商业、咨询、金融等服务。

  3.政府牵头开展文旅融合联动发展的创新探索,在房山发展条件的区域开展先行试点,在审批、贷款以及系统开发方面开展授权政策新探索,在机构合作、人才交流方面进行资源政策新尝试,推动机制落实落地。

  二、打造区域文化体系,推进区域文旅产业深度发展

  1.重视房山优秀文化的传承,将文化融入房山乡村旅游发展,赋予房山旅游发展新内涵,联动文化专家团体,鼓励社会院校、文创机构参与,挖掘打通房山“源文化”价值链。

2.充分挖掘区域传统文化要素,将房山历史遗址与传统文化,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饮食、民俗节庆、名人轶事、故事传说、文化记忆等作为乡村文化挖掘的对象,将这些元素中的文化成分进行串联,形成富有房山特色的文化体系。

  3.以区域文化体系推动文旅融合,盘活乡村资源,引导和打造乡村旅游产品品质,形成特色旅游、特色乡村餐饮住宿于一体的旅游产品供给体系,扩大乡村文创产业链。重视文旅IP营销,选择适当的营销推广组合途径,打响房山乡村山区品牌。

  三、社会联动共建共享机制

  建立社会联动、村企共建、协作共享的发展机制保障乡村文旅融合建设,以发展机制联通政府、村民与社会机构各界,保障文旅人才通道,资金渠道稳定。

  1.创新合作参与机制。成立村企联动对接小组,建立对接机制,公开招标信息,以项目促合作;鼓励社会企业与乡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合作,完善农民参与机制,鼓励农民以自有合理资源、技术手艺、资金等形式入股参与乡村文旅项目。

  2.优化资金引进机制。建立完善金融扶持政策,成立乡村发展基金,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加大对社会资本牵头的乡村建设项目的财政补贴力度和贷款补助力度。

  3.明确共建收益分享机制,规范合作形式,落实合同签约制度,推进村民“基础收入+股份红利”的收入机制,保障村民利益与稳定项目收入。保障社会合作机构利益,实现区域环境效益、文化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