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编志留住乡愁 建言献策助推发展——寇利红

发布时间:2021-01-13 文章来源: 放大 缩小 关闭 浏览量:

匠心编志留住乡愁 建言献策助推发展

——记区政协委员、北京金利红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寇利红

 

    寇利红,政协房山区第八届委员会委员,北京金利红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任区政协委员以来,她积极履行委员职责,持续关注民生、反映民意、建言献策,用一件件提案践行着政协委员的光荣使命。

撰村志留住乡愁 宣传展示房山变化

    城关街道马各庄村从1998年起,历经9次拆迁,村里的老宅、老街、农田等逐渐消失,而一本《马各庄村志》把这个村曾经生产生活的点滴都记录下来,默默述说着村庄的历史变迁。策划撰写这本村志的人就是寇利红,一个土生土长的城关人。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京郊发生着巨大变迁,如何让后人记住村庄历史,寇利红陷入思考。2013年,她成立了文化传媒公司,为房山区的村庄写村志,记录村庄变迁。寇利红召集20多名专家、作协会员和退休教师组成专家团,她和成员们走进村庄,从前期筹备、组建编委会,到去档案馆查阅资料,再到走访村民、实地调查和搜集老物件、老照片,倾尽全部心血。历时两年,《马各庄村志》编纂成书,20余万文字、数百张照片,记录了马各庄600余年的变迁,既有历史溯源、村庄变迁,也有民俗文化、姓氏人口、教育、商业等内容。

    这期间,她发挥公司专长,积极宣传党的主张,广泛凝聚社会共识,为家乡的村庄设计党员活动室,从党旗的悬挂到入党誓词的设计,从伟人头像的摆放到现任领导的介绍,再从规章制度到图书角的布局,每个细节都出自寇利红的设计团队。

    从起初“求”着村里写村志,到越来越多的村主动找寇利红写村志,几年间,她和团队为60多个村编写了村志,为5个家族出版族谱、出版自传、回忆录、文集,累计完成1000万字书稿。

    她开发建设房山区综合信息门户网站“立体房山网”,每天推送房山各类信息;创办房山书画艺术交流平台,将房山区优秀书画艺术家凝聚在一起,为他们义务提供服务;与中国诗歌网、历铭传媒共同开展电子诗集数据库项目,帮助房山本土诗人出版电子诗集。她还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多次带领员工到山区看望慰问困难村民。

用提案建言献策 助力区域转型发展

    2016年,寇利红成为政协委员,同年被房山区企业家协会评为优秀女企业家。20174月被聘为政协北京市房山区委员会智库专家组成员,同年8月被房山区人民检察院聘请为特约监督员。

    自任政协委员以来,寇利红充分发挥优势,围绕公共文化建设这个主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撰写的多个提案得到有关部门落实。通过日常走访调研,针对本区村级公共文化建设有待加强的问题,她撰写了《关于加强乡村公共文化品牌建设的建议》;针对本区新改建社区中各项基础配套设施欠缺问题,她撰写了《关于完善社区公共配套设施改善人居环境的建议》的提案。

    在文化产业领域深耕多年的寇利红,撰写的提案大多与文化产业相关。近几年,房山区推出了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举措,但通过调研寇利红发现,身边一些企业创新能力不够强,发展质量和效益不够高,营商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她从区文促中心了解到,房山区小微文创企业众多,规模以上文创企业占比较少,发展不平衡。在政协八届三次会议上,寇利红提交了《关于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房山文创企业发展的建议》的提案,她建议相关部门牵头,整体谋划小微文创企业奖励政策,降低小微文创企业政策准入门槛;建议聘请专家,为小微文创企业发展提供智力、技术和运营支持等。

    提案提交后,区历史文化旅游集聚区规划建设管理办公室第一时间对提案进行了办理。本区以优化小微文创企业发展环境为突破口,结合自身资源稟赋和比较优势,大力推进文化产业资源优化整合,出台了《房山区关于支持小微文化创意企业发展意见》,区财政每年拿出1000万元扶持资金,明确了“产业园区建设奖励、企业房租税收奖励、企业发展项目奖励、企业带头人奖励、文化产业培训奖励”。为更好地优化营商环境,《房山区支持小微文化创意企业发展的意见》已经纳入到《房山区关于财政支持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的实施意见》中。该办公室还委托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研究制定《房山区关于促进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意见》。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来袭,寇利红通过北京青少年基金会及房山区知识分子联谊会积极为湖北患者捐款。她通过采取员工在家办公、公司错峰办公等方式积极复工复产,尽量降低公司业务受疫情影响的损失。

如今,寇利红的知名度越来越高。最近,河北涿州、涞水的几个村庄也主动联系了她,请她帮忙编村志,留乡愁。她说:“京冀地域相连、文脉相近,留住乡愁,保存乡村记忆,融入城市多元化的文脉,才能诗意而安然地栖居。”寇利红将继续用她不灭的创业热情和竭尽全力的爱心不断前行,助力房山文化产业发展。

■王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