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第二场新闻发布会聚焦京津冀协同发展

发布时间:2018-01-30 文章来源:北京青年报 放大 缩小 关闭 浏览量:

  原标题: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第二场新闻发布会聚焦京津冀协同发展 北京将修订“史上最严”禁限目录

  昨天,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第二场新闻发布会,聚焦京津冀协同发展,“继续推进”“继续深化”“继续完善”,成为这场发布会被提及的最多关键词。京津冀协同发展涉及北京的990多项任务已基本完成,今年还将有更进一步的举措。据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透露,北京“史上最严”的产业禁限目录还将修订调整。此外,到2020年北京将再退出1000家一般性制造业企业、300家市场和物流中心。

  北京将向大疏解转变

  累计不予办理登记业务1.86万件、累计关停退出一般性制造业企业1992家、调整疏解各类区域性专业市场594家……市发改委副主任、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刘伯正,首先发布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推进三年多来,在非首都功能疏解方面取得的成效。

  “这些数据背后都有非常多可以深入总结的事情。因为每一个数的背后都涉及到了人、空间、利益、难度,可以说苦辣酸甜咸,五味俱全。”在总结过去成绩的基础上,刘伯正说,非首都功能疏解是北京治理大城市病的一剂良方,但是大城市病还远远没有解决,今年依据城市副中心、雄安两翼的建设,北京将从单点疏解转向大疏解。

  “史上最严”禁限目录再修订

  北京大疏解,还将从控增量和疏存量两方面入手。刘伯正介绍说,在控增量方面,2014年制定、2015年修订的被称为北京“史上最严”的产业禁限目录,虽然效果明显,对北京大城市病的治理和高精尖经济结构的构建,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在三年执行过程中还有一些问题,下一步该目录还将继续修订完善。

  据透露,新修订的产业禁限,在细节和概念的界定上将更加清晰,更具实操性,并将引入项目运行监管评估机制。“比如,禁限一些大型公建。什么叫大型公建?得多大啊?这次修订目录时,将更加清楚。”刘伯正表示,新版目录还将与国家控增量、疏存量,以及新版城市总规相结合。

  三年内再疏解300家市场和物流中心

  对北京四类非首都功能的疏解,即一般性制造业、区域性市场、学校及医院,也将继续推进。“我们的安排是到2020年,要退出一般性制造业企业1000家左右,疏解提升市场和物流中心约300家。”据介绍,今年全市还将调整退出一般性制造业企业500家,疏解提升市场和物流中心176家,并将推进一些高校、医院这些相关项目的疏解。

  过去三年,京津冀协同发展在交通、生态、产业三个重点突破领域,取得明显提速,“从数据看,网民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认同度和关注度,始终保持在90%以上。市统计局调查显示,超过九成居民认为,协同发展对自己和家庭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这一积极的影响,也包括京津冀已累计签订实施了70多项教育合作协议和项目,北京与保定等5个重点医疗合作项目已高效运转、确定了对雄安“建四帮四”的8所医院和学校。刘伯正表示,今年将落实完成对雄安的这些合作建设项目。若学校、医院主动对接雄安,在雄安办校、办院,也都将获得支持,“将给他们做订单式的政策支持”。

  “北京更多蓝天”源于京津冀协同

  去年,北京PM2.5年均浓度降至58微克/每立方米,蓝天数达到了226天,这是被今年代表们点赞最多的一项成绩。昨天在新闻发布会上,市环保局总工程师于建华,总结了大气污染治理的经验,并介绍了今年在大气治理上的新安排。

  “其实就是协同效应的发挥。如果仅仅是北京,靠北京头上的这片天,来解决大气污染,还是有限的。”于建华表示,京津冀区域协同减排,对北京空气质量的改善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大气治理,协同是个重要手段”。

  他公布了一份数据统计,去年京津冀及周边70个城市, PM2.5的平均浓度达到55,比2013年下降了37.2%,“如果把它再缩减成京津冀范围,三地PM2.5年均值64,下降了39.6%。北京去年浓度58,下降了35.6%。可见通过京津冀协同联防联控,提升了全域的空气质量”。

  今年要让北京拥有更多的蓝天,还将有哪些行动?对于这个提问,于建华回答道,今年北京将以PM2.5解析为基础,制定新的蓝天保卫战计划,将把高排放车的治理作为重中之重,严查车辆超标排放。同时,还将对重点企业严格实施排污许可证的管理,“特别是要实施散乱污企业的动态清零,巩固2017年治理的基础”。(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