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强化山区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与保护的建议

发布时间:2017-05-03 放大 缩小 关闭 浏览量:

关于强化山区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与保护的建议

时鸣玲

 

房山是首都西南门户,生态保护的屏障。2015年4月,经国家发改委批准,房山区正式列为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我区作为京保石桥头堡,作为宜居之区,生态建设尤为重要。因为我区有三分之一的土地是山区,三分之一是丘陵,山区、半山区总面积1327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65.7%。所以,加强对山区生态环境的治理、修复和保护,加大地质灾害的治理意义重大。  

近年来,我区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北京市关于关闭矿山的政策要求,全区关闭煤矿共计139家,非煤固体矿山450家,关闭的矿山涉及到78.4平方公里。矿山关闭后,多年的开采造成了土地侵蚀退化、植被破坏、粉尘污染、水体污染、生态环境恶化、地质灾害隐患等一系列生态问题。因此,加强矿山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与保护,逐步恢复矿山生态环境已刻不容缓。

我区在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效。2005年以来,房山国土分局已累计争取国家资金66894.8万元,先后在大石窝、史家营等14个乡镇60个行政村实施了矿区地质环境治理工程,已治理完成面积总计40338.65亩。据统计,全区自7.21后,有地灾隐患点819处,区国土分局先后争取国家和市两级财政资金达9667.65万元,通过削坡、护坡、修建挡土墙、铺种植被毡、种植林木等措施, 不仅消除或降低了地质灾害的隐患,使昔日凹凸不平的秃头山重披“绿装”;争取国家财政资金27740.77万元。开展了矿山地区环境治理工作。按照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其它专项规划的要求,依据“宜农则农、宜建则建”的总体思路,利用矿山修复项目与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衔接,对土地进行平整修复,极大地增加了项目所在区域的可利用土地面积,恢复可利用土地面积17012.35亩;争取市财政资金26486.38万元,积极开展北京市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对废弃矿山复绿;争取国家资金3000万元,完成了十渡和石花洞两个国家级地质公园、共4个景区的地质遗迹保护工作。对石花洞、银狐洞等洞穴内冷光源的改造、增设喷灌设施及监测设备等技术,使地质遗迹资源得以保护,地质公园的景观得到改观,生态环境得到了美化。截至目前,累计完成废弃矿山修复4万余亩,使全区森林面积达到63125公顷,森林覆盖率31.72%,林木绿化率59.86%。

我区在矿山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与保护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矿山生态修复资金缺口大,项目多,任务重,管理人员少

我区矿山生态修复建设资金来源主要是财政投资、可进行生态修复的废弃矿山超过4万亩,亟需加大矿山开采造成的环境治理,矿山修复资金缺口较大。矿山生态环境治理项目多,任务重,但项目管理人员较少。2014至2016年三个年度的项目同时到来,工作量突然加大,工作人员不足这一问题十分凸显。市级单位表示2014年和2015年60个项目同时施工,项目管理工作量太大,建议暂缓考虑房山区2016年度项目的评审与下达。因此,导致无法及时批复2016年度的项目资金,项目无法及时按计划实施,影响到了我区废弃矿山修复工作的总体进度和效果。

二是缺乏整体规划,山区生态修复治理工程难度大

由于山区生态环境治理没有一个完整的规划,从而影响全区统一安排和分步实施的计划;同时现有的生态建设工程投资标准低,难以满足工程建设需要;废弃矿山渣坡不稳定,造成施工与设计很难相符,造林地块地理条件极差,给施工带来很大难度。山区道路两侧可视范围内裸露岩壁明显,生态修复与治理项目工作量非常大,且实施起来难度较大。裸露的岩壁不仅存在安全隐患,同时影响环境美观。如青龙湖北侧北车营、上万、晓幼营等村约4公里长的山体急需治理。另外河北镇、霞云岭乡等乡镇还有约100余处需要治理。

三是多头管理,衔接不畅

矿山生态环境治理涉及国土、林业、农业、环保、水务、公路等多个部门,管理职能交叉、多头执法,直接导致治理方案、土地用途、职责权限出现不衔接、不通畅,甚至出现推诿扯皮现象,极大影响治理进度。

四是非法开采复发的风险依然存在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在打击和管控非法盗采方面采取了有力措施,取得明显成效。但当地百姓依然有极少数人还存在靠山吃山的思想,伺机私挖盗采。

下面就以上问题,我建议如下:

一是顶层设计,全面规划,建立机制,长效运行

建议区政府提供专项资金,组织专家在开展“十三五”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规划编制工作中,重点制定完整的山区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规划。为下步的计划和实施以及上报争取资金提供有力的依据和支撑。山区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与保护工作需要多部门通力合作、共同努力才能完成任务,建议区委、区政府成立指挥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相关部门的协调推进会,对山区生态环境修复、治理与保护工作进行责任认定。同时建议增加职能部门力量,适应发展的需要。

二是进一步加大打击非法开采的力度,坚决杜绝私挖盗采破坏山区植被的现象

区委、区政府还要继续加大非法开采的打击力度;职能部门要加大巡察,相关部门要协同配合,形成联动,做到发现一起,严厉打击一起。要制定研究“关口前移”的防范措施,力争彻底遏制非法盗采的行为,巩固矿山生态恢复的成果。

三是建设健康绿道工程与矿山修复项目结合       

通过建设北京市健康绿道工程,将山区环境治理与矿山修复项目紧密结合,成为一个整体,不仅完成了健康绿道工程,也治理了山区的环境和矿山的修复。

山区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与保护工作是个任重而道远的任务,关系到我们的子孙后代,区委书记曾赞荣说:目前,房山区仍然处在爬坡过坎、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房山最大的优势就是有山、有水、有生态。未来5年房山区要高举生态文明建设大旗,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发展道路,以示范区建设为引领,全面提升房山区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服务水平。积极打造高品质的生态空间、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努力建设让群众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绿色生态新家园,让生态成为房山最具核心竞争力的名牌。打造成为环境优美、山清水秀、安静舒适的和谐宜居新区。

 

四是引进社会资本和科技手段参与到山区生态环境的治理工作中

对于目前项目多,管理人员少、治理难度大的项目,建议探索“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方式,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参与到矿山生态环境治理与修复工作中。建议组织有关专业人员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在矿山修复治理上增加科技含量。

五是采取有效措施,因地制宜修复工程

坚持“修山补山、替山疗伤”和“修自然、如自然”的原则,采用削坡、清理浮石、修建挡渣墙、生态袋(植生袋、植被毯)、护坡、客土造林、爆破造林、播撒灌草种子、种植攀援植物等措施,对关停废弃矿山进行植被恢复。在综合条件相对较好的地段,建设成矿山公园、矿山风景区等,逐步将废弃矿山恢复成景观优美的林地或特色风景游憩区。

六是强化属地管理,落实属地责任

山区治理项目一般多在百姓的房前、屋后、地中,乡镇政府要支持配合做好群众工作,保障治理项目的顺利实施。山区修复治理项目竣工验收后,移交当地乡镇政府进行后期维护和管理,因此乡镇政府要加大对项目后期管理力度,建立政府监管,属地乡镇负责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