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关于提升水资源保护利用水平促进山区经济转型的建议提案及办理情况

发布时间:2017-10-16 放大 缩小 关闭 浏览量:

关于提升水资源保护利用水平,促进山区经济转型发展的建议

提案人    许兆雄

 

问题:随着房山区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除工业及高新技术带来的庞大效益,水资源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也日趋明显。近年来发展山区水利建设,山区植被面积及水资源质量在不断增加与提高,以旅游业带动山区经济发展的步伐也越来越快。

1、水务建设是民生问题,特别是像房山区这样地形条件多样,地区差异明显,山区与平原及城区之间的水务设施建设水平存在很大差距。

2、目前急需出台扶持工业、农业、旅游业等的相关政策。要切实执行,各项政策要相对完善,行政处罚制度处罚力度应相对合理,加大各类节水补贴投资建设。

3、山区应因地制宜。目前在水利设施建设保护宣传、教育等方面,缺乏投入,群众认识尚未达到一定高度,同时山区小流域建设仍需加大投资力度,政策倾斜,带动小流域经济发展。

分析:1、我区水资源基本情况。房山区位于北京市西南部,全区总面积2019km²,其中山区面积1048.81km²,地貌类型包括了山地地貌和平原地貌,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87.6mm。本区有大小河流十余条,最主要河流有拒马河、大石河、永定河、小清河,其余河流规模较小,均属海河流域。地下水分布于西南部的韩村河、张坊一带及西北部及周口店、青龙湖、河北一带。全区水资源可利用总量多年平均为32770.8万m³。  

2、我区现阶段经济发展状况。房山区是北京市郊区县人口密

度最高、城镇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由于地理原因山区占比较大,所以限制了房山区整体发展,但是由于我区山区及平原地区分布较均匀且比较集中。近年来,我区逐步开始摒弃过去粗狂的经济发展形式,对于平原地区展开清退低端产业向高新产业发展,对山区开发力度逐渐加大。通过对河流周边山区的旅游开发,限制山区对于林木的滥砍滥伐,带动了山区的经济发展。对于处于转型期的地区,如史家营乡,由以煤炭作为支柱产业及经济收入来源的深山区来讲,不再通过煤炭来创收。由于地处深山区,通过利用地下水资源带动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

建议:我区近年来城市发展速度较快,房地产开发、高端产业的引进都带来了巨大效益。但供水管网的建设远跟不上城市发展的速度。由此,水务部门应加大城市水利设施建设。南水北调水已进京,应充分利用南水来缓解目前供水管网的供水压力,保障城市建设。鼓励中小企业及个体经营者安装节水设备,可对其进行适当的技术支持,对于积极进行节水建设的企业或个人进行相应的减免水费以鼓励节水。

1、放缓水利设施基本完善区域的水务建设工作。加大对水利设施建设落后区域的建设,使本区水环境发展得到平衡。

2、我区地下水资源近年来持续下降。为涵养水源应最大程度利用南水进行房山新城的建设,在适当条件下利用南水来补充本区地下水。

3、建立严格的水源地保护制度,确保水源安全。建立水源地保护措施,对水源地周围具有污染性的企业,根据相应法规进行拆除或停业。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对需拆除或停业的企业或个人给予相应补偿。

4、对于山区来讲,通过合理有效的方式利用水资源、采取科学的灌溉方式来提高环境质量及涵养水源,对具有旅游资源的地区来讲至关重要。水务部门应联合环保部门对山区餐饮业进行节水、环保知识普及教育;对积极开展节水及环保工作的单位或个人进行奖励;联合园林部门对承包山林的单位或个人进行新型树木灌溉技术及树木修剪知识的普及;对没有条件使用新型灌溉技术却有意向使用的单位或个人,在设备的采购价格上可以通过减免水费的方式来进行补贴。

5、对于矿区转型的乡镇,如史家营乡、大安山乡等,水资源是矿区景观生态整治的核心环节。结合小流域综合整治,重点抓好小水池、小水窖等集水工程。利用小型水坝进行雨季蓄水,旱季用水,保证生活及农业用水及景观生态用水,促进植被生长,加快产业转型。

 

 

关于提升水资源保护利用水平促进山区经济转型的建议提案办理情况

承办单位    区水务局

 

按照《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区域功能定位的要求,房山山区是生态涵养发展区。“十五”以来,房山区开始迈出资源型产业退出的步伐,逐渐向生态涵养化迈进。而对于房山区的已关闭的矿山,依据矿产资源法第四章第三十四条规定,关闭矿山报告批准后,矿山企业应当按照批准的关闭矿山报告,完成有关劳动安全、水土保持、土地复垦和环境保护工作,或者缴清土地复垦和环境保护的有关费用。

按照《房山区拒马河水源保护区生态建设规划(2006-2010)》,房山区围绕首都水源地保护,加强农村生产生活污水治理和垃圾收集处理,加强河岸植物缓冲带建设,稳定拒马河的水质,使其不继续降低,保持良好的状态。在拒马河流域已完成污水处理设施约30处,建设护村坝防洪工程长约4万延米,建设村庄排水设施约10万延米。2006年到2010年,通过法律、政策、工程、管理等综合措施,使拒马河流域80%以上的相对集中排放点的污水得到处理(达标排放)。

根据《北京市水土保持规划(2016-2030)》规划,以《北京市主体功能区规划》为重要依据,构筑“生态修复、生态治理和生态保护”三道防线,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规划到2020 年,初步建成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综合防治体系。全市水土流失面积由现在的19.5%下降到16.5%,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率由现在29.7%提高到49.4%,建成生态清洁小流域536 条,林草植被覆盖状况得到持续改善;人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规划近期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213条,治理2594平方公里;远期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549条,小流域力争全部达到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标准。规划房山区治理小流域34条,规划治理面积455平方公里。

近年来,房山区在山区开展了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自2006年至今共治理约51条小流域,涉及史家营、霞云岭、大安山、佛子庄、南窖等14个乡镇约164个村庄,治理水土流失面积约461平方公里,小流域治理采取沟道、环境、厕所、污水、垃圾五同步治理方式,改善了小流域内人居生活环境,村庄沟道清理整治打通行洪通道,乡村环境美化绿化,污水有效收集利用,垃圾资源化收集利用,通过一系列的小流域治理措施,使得遭受采矿破坏的生态环境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

对于房山区乡村生态环境的改善问题,市区相关部门都十分重视,作为我们水务部门,更会不遗余力地做好房山区水源保护工作,同时积极申请小流域治理项目,打造房山区乡村青山绿水的宜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