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推进中关村南部科技创新城发展的提案及办理情况

发布时间:2018-12-05 文章来源: 放大 缩小 关闭 浏览量:

关于加快推进中关村南部科技创新城发展的提案

提案人  九三学社房山区工委(刘琼)

 

问题:

房山作为首都西南部的“发展新区”与“生态屏障”,立足区域定位,通过与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深入合作,共建中关村南部科技创新城,带动房山经济结构迈向高精尖,实现科技创新、金融创新、文化创新重大突破。目前,中关村南部创新城集聚了北京高端制造业基地、石化基地、北京农业生态谷、北京基金小镇、北京互联网金融安全示范产业园、中央休闲购物区(CSD)、良乡高教园区等房山新兴空间集聚园,是房山创新资源集聚区、技术研发策源地、科技成果发展极,是房山未来发展的重要引擎。通过打造中关村南部创新城,力争把房山建设成为首都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中心的支撑高地之一,成为高端产业和科技资源向河北孵化和辐射的新枢纽。

中关村南部创新城存在的问题:

一是发展重点不突出。目前房山经济结构仍然较单一,石油化工相关的基础与新材料产业仍占据房山区工业总产值的70%左右。《中关村南部创新城发展规划》中提到鼓励和支持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工业互联网、生产性服务业等重点产业发展,这些重点产业与首都其他区没有形成差异化的发展战略。

二是缺少能够带动发展的“引擎性”产业和企业。目前发展过程中,缺乏对整个中关村南部创新城的科技创新活动具有带动和组织作用的“引擎性”产业和企业。“引擎性”产业和企业是房山区域科技创新的发动机,不仅集中了某一行业绝大部分研发投入与产出、带动着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以及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还要引领房山产业集群发展。

三是缺少发展的详细方案与建设次序。房山建设创新城要以重点功能园区为载体,全面深化与大企业合作,加快推动产业园区迈向高精尖,全面提升北京基金小镇、北京互联网金融安全示范产业园、良乡高教园区、北京高端制造业基地、中央休闲购物区(CSD)、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等重点功能区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度。但是目前每一个功能园区都缺乏详细的建设方案、任务标准与建设次序。

建议:

推进中关村南部科技创新城的几点建议:

一是积极承接中心城区功能疏解,补足短板,促进区域平衡发展。功能疏解并非单纯的产业疏解,科技疏解也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如:高教园区向外转移。吸引高教资源向房山转移,利于本地科技创新的发展,但就需要具备承接转移的资源:土地、政策等条件配套。这样,就可以充分利用大学科技园区来充填房山科技创新城内容。建立已有大学的科技园区,或者在已经建大学城的科技园区中,分别为每个大学的划定区域并设立标识。还可借助房山自身发展的金融产业新优势,大力发展新型金融,以私募基金、互联网金融、绿色金融等新型金融业态为重点,突出金融创新。重点发展基金业。以北京基金小镇为核心,积极对接金融街 CBD。政府利用引导基金,吸引创业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证券投资基金、对冲基金及资产管理计划等家庭财富管理及其他财富管理机构进驻和发展,力争打造国家级基金产业创新试验区。探索京津冀区域金融合作,联合保定、石家庄等京保石发展轴沿线地区共同发起设立区域协同发展基金,增强服务辐射功能,助推京津冀协同发展。

二是培育“引擎性”“支柱性”产业或企业。房山还需在引进、培育“引擎性”“支柱性”产业或企业方面做出战略规划与安排,增强房山的创新活力,建立房山自己的品牌。将现有项目进行整合,提出形成若干概念。 根据具体概念形成园区,利用园区吸引相关企业入驻。

三是充分引进人才,形成“引才、育才、用才、留才”的完整工作链条。要用用良好政策服务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对高教院校、研究机构的人员来发展工作提供政策倾斜。针对引进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人员,特别是青年优秀人才,让他们不但在房山工作,还要在房山住下来。这就需要政府制定提供相应的政策倾斜。如:户籍(需要到社保局进一步调研)、住房等政策。创新方式,柔性引进人才,不求所有,但求所有。可以通过政府特聘顾问、建立高端人才专家智库柔性方式,为房山发展引进柔性人才。充分利用本地科研资源,聘用为政府、各委办局的顾问。如:原子能院、高教园区的院士、博导及相关行业产业专家,均可聘请为政府顾问,既充分用好了人才、激励了人才,也增加了人才在当地的荣誉感及归属感。同时也建立了人才与政府间的有效沟通渠道。

四是利用当地的科技资源,形成行业产业创新园,环园区知识经济产业带。充分利用中国原子能研究院、燕山石化、高教园区等技术、知识、网络资源,形成行业产业创新园或产业带,如:原子能检测创新产业园、仪器仪表创新产业园、环高教园区知识经济产业带等。

 

 

关于加快推进中关村南部科技创新城发展的提案办理情况

承办单位  区经信委

 

针对提案中提出的推进中关村南部科技创新城发展的四点建设,我们已将以上建议列入本年度重点工作,重点采取了如下措施:

一、推进高教园区扩区,承接中心城区功能疏解

一是加快高教园区扩区规划编制工作,积极与首都高校科技创新资源进行对接,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大学科技园,推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提升高校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正在加快推进理工科技园、北航医工交叉创新研究院等项目的洽谈和建设。二是依托北京互联网金融安全示范产业园打造金融科技小镇,正在加快推进集成金融科技-金融风险分析监管平台项目建设。三是依托北京基金小镇,构建基金业生态圈,探索基金小镇与实体经济联动发展机制,计划在10月中旬举办的双创周房山分会场活动中安排基金公司与我区高校和企业进行对接。

二、加强规划顶层设计,明确特色产业发展方向

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加快科技创新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10+3”系列文件精神,发布实施《中关村南部(房山)科技创新城发展规划》,重点发展现代交通、新材料两大主导产业,积极培育医药健康、智能装备两大潜力产业,大力发展金融科技和文化创意两大现代服务业。

现代交通产业依托长安汽车,正在加快推进长安汽车研发及创新中心项目手续办理工作。新材料产业依托燕山石化、八亿时空两大龙头企业,不断优化燕山石化产品结构,提升新材料产业比重。医药健康产业依托京东方等龙头企业,正在加快推进北京京东方生命科技产业基地项目手续办理。智能装备产业方面,达闼科技研发场地投入使用,正在加快推进达闼科技云端智能机器人中试总装基地项目建设。金融科技产业依托北京互联网金融安全示范产业园打造金融科技小镇,依托北京基金小镇构建基金业生态圈。文化创意产业以国家“智慧广电”产业城项目为引领,依托房山区众创空间发展带打造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

三、 完善人才政策体系,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一是制定出台《房山区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的实施意见》和《房山区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的实施细则》,对各类优秀人才在办公、住房、就医、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奖励和政策倾斜。二是引进优秀人才入区。利用“百校千才进房山”行动计划多年累积的京内外资源,研究制定《房山区柔性引才引智实施办法》,以兼职、在职创办企业,在岗、离岗创业、企业挂职、项目合作6种方式,量身创设博士后工作站、定制式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等载体平台,把人才、项目、企业精准对接起来,“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三是加强人才住房服务保障。通过新建、收购、改建、长期租赁等方式,加大人才公寓用房筹集力度,优先满足重点产业园区企业人才住房需求,为北京互联网金融安全示范产业园提供人才公租房保障。四是发挥政府专家顾问团人才智库作用。继续加大政府专家顾问团的动态更新,围绕房山区重点发展的产业方向,聘请一批行业专家,更好地为房山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四、整合科技创新资源,支持特色产业园区建设

一是支持中国原子能研究院、燕山石化等研究机构和企业依托自身优势产业,聚集上下游相关产业,打造特色产业园区或孵化平台,对成效显著的特色产业园区或孵化平台,在给予区级双创政策支持的同时,积极争取中关村特色产业孵化平台、中关村现代服务业试点资金等政策支持,已为燕山石化和新材料基地对接北京石墨烯产业创新中心和北大创业训练营等创新资源。二是正在加快推进高教园区扩区工作,已编制完成高教园区扩区规划设计方案,在整合现有高效科技创新资源的同时,正在积极与首都高校科技创新资源和中关村优质创新资源进行对接,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大学科技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