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挖掘打造房山区历史文化等核心品牌的提案及办理情况

发布时间:2019-10-29 文章来源: 放大 缩小 关闭 浏览量:

关于挖掘打造房山区历史文化等核心品牌提案

提案人  王浩

问题:

房山区作为京郊旅游大区,相关资源丰厚,最著名的如: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云居寺、上方山、石花洞、霞云岭堂上村(“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词曲发源地)、世界地质公园(十渡)等,举不胜举。给人感觉一提到房山的旅游,可以体验的内容肯定不少,但第一时间在游客脑海中没有特别印象突出的元素。过去比较火的北京人遗址、十渡等品牌,随着时间的推移,近几年逐渐降温。可以说,房山目前尚没有形成自身独特的、可长时间持续的、国内外叫得响的招牌式旅游品牌。

分析:

以上这些旅游资源地理位置上相对分散,又归属不同领域类别,有自然风光、有红色旅游、有历史遗迹,各有特点又没有形成合力。纵观国内比较著名的旅游胜地,属于自然风光的如三山五岳、张家界等,特色突出,就是主打自然资源的牌;井冈山、延安等就是特色鲜明的红色旅游;兵马俑、华清池就是历史文化的代表。就像外地游客初到北京,首选的一定是天安门、故宫、长城,先想吃的一定是北京烤鸭。

客观的说,在自然风光、红色旅游方面,房山相对而言不具备明显优势,那么我们可以在历史文化和地质遗迹方面做足文章,形成特色鲜明的自身品牌,目的是要占领历史文化和地质遗迹全国的制高点。

建议:

结合北京市新版总规赋予房山的“三区一节点”定位,重点是历史文化和地质遗迹相融合的国际旅游休闲区这一定位,以及房山地处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的特点,对全区的历史文化及地质遗迹认真梳理,摸清咱们的“家底儿”。

整合全区的历史文化、地质遗迹类旅游资源,建议区政府牵头,统一规划,有序开发,找到它们之间的联系,把这些资源充分唤醒。

组织文史专家,针对房山的历史文化、地质遗迹等资源,逐一的考证,形成档案,最大程度说清他们的“身世”,为它们“编故事”。

除了巩固发掘北京人遗址潜力外,对镇江营遗址、金陵遗址、宋辽古战道、刘寂墓等也应重点研究打造。

加快琉璃河商周大遗址公园的建设速度,积极协调国家、北京市相关部门,争取以商周遗址再开发为契机,带动房山地质遗迹板块整体升温。


关于挖掘打造房山区历史文化等核心品牌

提案办理情况

承办单位  区文化和旅游局

、整合优化文旅优势资源,做大做强“源文化”品牌

按照“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原则,坚持打造国际旅游精品线(近期推出一条以京昆高速为主线贯穿世界级景区的国际精品旅游线,中远期开发贯穿南北两沟、覆盖山区丘陵的旅游环路),建设周口店、琉璃河、云居寺“三大组团”,优化“六园”(青龙湖—谷积山园区、石花洞—水峪园区、百花山—圣莲山园区、白草畔—堂上园区、十渡—拒马河园区、上方山—泉水湿地园区),实现“历史文化和地质遗迹相融合的国际旅游休闲区”的发展目标。

房山既是“人之源”也是“城之源”。70万年前的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被誉为“北京人的故乡”;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琉璃河西周燕都遗址被史学界视为北京古代城市发展的起点。围绕 “历史文化与地质遗迹相融合的国际旅游休闲区”功能定位,统筹推进历史文化、山水资源融合发展,以琉璃河、周口店和居寺“三大组团”集中发力建设为引领,做大做强“源文化”品牌。

、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做好文化、文物、旅游发展规划

编制《房山区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保护建设规划》《房山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房山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规划》《房山区全域旅游发展专项规划》等总体规划;制定《房山区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五年行动计划》。积极推动《琉璃河(西周燕都)遗址保护规划》《万佛堂孔水洞及塔文物保护规划》《庄亲王园寝文物保护规划》等遗址公园类专项规划的编制和报审;启动《周口店遗址保护规划》的修编。编制《琉璃河(西周燕都)考古遗址公园修建性详细规划》。推进70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的划定。

、积极抓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

推进周口店、琉璃河、云居寺“三大组团”建设,重点做好2019年市政府投入5亿元琉璃河遗址两村的搬迁腾退工作及遗址安防技防工程,配合市文物局做好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改扩建、考古工作站建设及考古调查、发掘等工作。文物抢险修缮重点工程投入4500余万元,重点抓好14项文物保护工程。目前,周口店遗址地质灾害区域抢险加固工程正在进行施工建设中。《蔡庄土城遗址、照塔、塔照地下文物埋藏区及镇江营遗址、镇江塔、拒马河吊桥保护规划》初稿编制完成,《金陵遗址保护规划》正在编制。

区文旅局正在编制《房山区全域旅游发展专项规划》,计划年底前完成。按照“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原则,坚持打造国际旅游精品线(近期推出一条以京昆高速为主线贯穿世界级景区的国际精品旅游线,中远期开发贯穿南北两沟、覆盖山区丘陵的旅游环路),建设周口店、琉璃河、云居寺“三大组团”,优化“六园”(青龙湖—谷积山园区、石花洞—水峪园区、百花山—圣莲山园区、白草畔—堂上园区、十渡—拒马河园区、上方山—泉水湿地园区),实现“历史文化和地质遗迹相融合的国际旅游休闲区”的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