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打造房山地域特色,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提案及办理情况

发布时间:2020-10-26 文章来源: 放大 缩小 关闭 浏览量:

关于打造房山地域特色,推动旅游产业发展提案

提案人  王东晖

 

问题及分析:

旅游业是房山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理应成为房山区经济的主导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引领产业,但目前依然存在着不少问题。一是创新不足,主要依靠照搬外来模式,低端跟风现象突出,缺乏结合自身地域特色开发的旅游资源。二是旅游基础设施、服务设施相对滞后,旅游产业整体规模小、景点散、效益低。三是旅游业发展较为粗放,旅游资源及结构相对单一,竞争力不强。

建议:

房山区旅游业发展正面临难得的机遇,要围绕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实施,加快推动房山旅游产业跨跃式发展。

1、根据房山区各地域优势,打造各具特色的高端旅游综合体。比如依托长阳等地区温泉资源富集的优势,开发温泉休闲城; 依托长沟镇泉水湿地和田园花海等优势,打造水博花田城; 挖掘琉璃河地区西周燕都遗址的文化内涵,规划燕都文化城等等。

2、把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和十渡风景名胜区作为全区旅游发展的龙头,依托周口店、云居寺、上方山等独特的资源,推进圣莲山、百花山、白草畔等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产品升级步伐,打造世界级品牌。

3、加强旅游与文化、农业、商业、工业及其他产业的融合,构建特色鲜明的休闲旅游产品体系,培育新型旅游消费热点,拉动区域综合消费的增长。

4、优化交通线路,改善换乘条件,增开景区内旅游班车,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加强停车场、旅游厕所和无障碍设施建设,提高接待能力。

5、特色餐饮。满足人们的就餐需求,利用特色美食创造收入。在旅行过程中,在吃的问题上得到满足会极大提升游客的旅行体验。美食分享与特色风景一样,是游客在微博微信、点评网站分享的主要动力和内容,是口碑营销的主要传播点,此外,解决了吃的问题,在增加收入的同时,也有助于延长游玩时间。特色美食一般包括特色小吃和可携带的特产,有条件的景区可以在景区周边或内部规划建设专门的以当地特色为主的美食区,没条件的也可以在旅游旺季通过举办美食文化节、民俗文化节等形式引发游客消费。

6、住宿环境。要努力打造便利、舒适、特色的住宿环境,便利是指住的地方必须是一个功能较为完备的区域,有的吃,有的玩;舒适是基本的住宿需求。特色是游客选择住在你这里而非附近其他地方的理由,相比普通酒店,你所提供的住宿环境有无独特之处?比如古镇的客栈,佛道文化景区的禅房、养生馆,少数民族风景区的特色民居,森林或沙滩的帐篷,草原的蒙古包等等,结合景区或当地特色打造独特的住宿体验,让游客愿意住下来。

7、夜间娱乐。夜间娱乐休闲节目的打造非常重要。对于包括景区在内的旅游目的地而言,让游客住下来就意味着更大的消费空间。除了便利、舒适、特色的住宿环境之外,还必须为游客照想,填补其晚上娱乐休闲的需求,比如夏季的篝火晚会,文艺或民俗演出,景区周边或内部自带的温泉、养生、K歌、酒吧、夜市等休闲娱乐场所,让留下来的游客有的玩,不寂寞。

8、关注群体。要重点关注女人和孩子,旅游产品和服务要向他们倾斜。近年来各大旅游网站的数据都有一个共同点——女性主导旅游产品的购买决策。无论家庭旅游还是情侣、集体,大都是“听她的”,而且女性敏感度强、更具消费冲动、分享冲动,几乎贡献了绝对的旅游收入和景区口碑数据,景区在提供旅游产品和服务时,要向女性用户倾斜。针对家庭游、亲子游等客群,孩子喜不喜欢,玩得好不好,往往是决定旅游决策和停留时间的决定因素,所以景区主要客群中如果家庭游、亲子游较多,可专门针对孩子规划设计相应的旅游项目、产品,留住了孩子,就留住了家长,也就留住了“多次消费”的可能性。

9、纪念品。游客购买的不是纪念品,而是旅行体验、回忆。游客购买旅游纪念品,买的不是物质形态的商品,而是精神或情感层面的旅行体验。参与感就有了用武之地,让游客参与到纪念品的设计、制作中来,纪念品对于游客而言就超越了商品属性,给了游客“拥有”它的理由。比如将当地特色的美食、酒、茶、特产等制作过程拆分并展示出来,让游客了解整个特色产品的诞生过程,并将游客可参与的部分贡献出来,让游客参与设计、制作,这种独特的旅行体验会成为珍贵的回忆,成为游客“应该”消费的理由。

10、做好服务。做好“关键时刻”的服务,提供美好舒适的消费环境。旅游地点的排队、停车、上厕所、吃饭、避暑或防寒、旅游商品质量及其它突发意外情况等等,景区应设计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提供海底捞式的服务,来解决游客的体验问题。


关于打造房山地域特色,推动旅游产业发展提案

办理情况

承办单位  区文化和旅游局

 

一、积极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为落实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赋予的房山区历史文化与地质遗迹相融合的国际旅游休闲区功能定位,房山区文化和旅游局坚持以北京源文化为主线,凸显以周口店世界文化遗产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和以房山世界地质公园为代表的地质文化,以国际精品旅游线建设为引领,编制并发布了《房山区全域旅游发展专项规划(2019-2035年)》。规划明确“北京之源.休闲房山”的总体旅游形象。明确以北京源文化为引领,以国际精品旅游线路为路径,以建设国际旅游休闲区为目标,面向中高端市场,构建“一线三团,六园多点”的总体发展布局。

二、促进旅游融合型产品发展

加强创新引领,促进旅游与文化、农业、工业、林业、教育、体育、商业等领域的融合发展,重点发展葡萄酒庄、商务会议、休闲农业、红色体验和时尚创新等融合型产品,培育新型旅游消费热点,拉动区域综合消费的增长。

(一)葡萄酒庄

葡萄酒庄作为乡村旅游特色业态在我区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2020年新评1家葡萄酒庄。截至目前,我区共有波龙堡酒庄、莱恩堡酒庄、丹世红酒庄、仙露堡酒庄、年度酒庄、祥莱堡酒庄6家单位被评定为北京市乡村旅游特色业态-葡萄酒庄。

(二)红色旅游景区

房山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全区共有霞云岭乡堂上纪念馆、十渡镇平西抗日战争纪念馆、蒲洼乡森水村萧克疗伤地等红色旅游景区17家,位居全市首列。其中霞云岭堂上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纪念馆被评定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三)老年旅游接待基地

按照市旅游委《老年旅游接待基地服务规范》,我区龙门生态园、天毓山庄于2018年被确定为市级首批老年旅游接待基地达标单位。2019年,再添十渡拒马乐园、河北镇惟谦受福(修德谷)两家达标单位。

(四)中医药文化旅游示范基地

充分挖掘全区中医药文化资源,组织北京草根堂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北京金海中医医院、北京时珍堂药业有限公司、北京乳峰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申报北京市中医药文化旅游示范基地。

(五)商旅融合产品

促进旅游与商业融合发展,打造时尚创新产品,培育旅游消费新热点,首创奥莱休闲驿站成功评定3A级旅游景区堪称我区商旅融合发展典范。

三、打造特色餐饮服务体系

制定出台《房山区促进乡村旅游提质升级奖励办法》,鼓励支持乡村旅游餐饮服务竞赛活动,培育地方餐饮品牌。为助力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挖掘房山特色美食,弘扬房山旅游文化,在全区范围内举办了“美食每刻开宴房山——寻找家乡的味道”房山特色美食大赛。对获奖单位或个人给予一次性资金奖励。

四、提升品质住宿服务能力

(一) 补足住宿短板,完善高星级酒店布局

针对高星级酒店不足和旅游住宿结构不合理问题,按照“优结构,补短板,创特色”的思路,着力进行高星级酒店布局和建设。探索在青龙湖、良乡、窦店、张坊、周口店、十渡和云居寺片区有适宜建设用地和有重大消费潜力的区域,布局建设高星级酒店。

(二)结合乡村特色,打造精品民宿群品牌

以现状村庄闲置宅基地为基础,结合乡村风貌特色,大力发展乡村民宿。目前,已形成周口店镇黄山店村“姥姥家”为代表的民宿群落、蒲洼乡东村“森林乡居”、韩村河镇圣水峪村“圣水莲庭”、赵各庄村“乡居庄园”、霞云岭乡石板台村“云岭山房”、佛子庄乡上英水村“云隐里”等精品民宿群特色品牌23个

为全面推进乡村旅游标准化建设,促进乡村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区文旅局于2020年9月组织专家现场评定星级民俗户、乡村旅游特色业态,并结合我区实际开展民宿品牌的评定,2020年通过区级评定的民宿30家。

(三)制定支持政策,促进住宿能力提质升级

鼓励支持旅游民宿、民俗旅游户、乡村酒店建设,对于评定为五星级民俗旅游户、特色业态-乡村酒店、旅游民宿的给予一次性资金奖励,从而带动品质住宿能力升级。

五、积极培育旅游产品体系

以全时乐享、全程体验、全业参与、全域整合为原则,立足优质资源,推动旅游产品体系建设。加强旅游景区、文化遗址、旅游度假区、主题乐园和博物馆等园区型产品建设,形成特色突出、产品互补、功能完善的园区型产品集群。做优做强现有4A级旅游景区,推动百花山、白草畔、上方山、十渡、石花洞等景区设施和服务升级。立足山水生态优势,加快推动研究青龙湖旅游度假环境和设施建设,培育新的文旅增长极。

“十一”假期,北线景区共接待游客10.7万人,占全区游客接待总量的40.4%,首次超过南线景区游客接待量(南线景区接待游客占全区游客接待总量的35.5%),成为全区旅游新的增长点。其中,史家营乡百瑞谷景区假日期间共接待游客2.9万人,实现收入178万元,同比分别增长454%和446%。

六、完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

结合房山全域旅游发展需求,围绕“一线三团,六园多点”布局,构建“一级服务中心+二级服务中心+服务点”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

经过征求各乡镇需求及现场踏勘,计划投资350万元完成2020年旅游厕所改造提升项目。一是对东湖港景区(索道下站)、乐谷银滩景区(山门、乐谷小镇、漂流起点)、韩村河景村(韩村河影剧院对面、韩村河加油站对面)6处固定厕所进行改造提升,二是在东湖港景区、沃德酒庄、十渡景区、窦店三仁梨园、河北镇修德谷、南窖乡等新建生态环保厕所16处、92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