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全区推进传统文化传播的提案及办理情况

发布时间:2021-10-08 文章来源: 放大 缩小 关闭 浏览量:

关于在全区推进传统文化传播的提案

提案人  马连杰

 

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出一系列富有时代性、原创性、民族性的重大理论观点。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群众的精神家园,是一种精神的传承,而我区在推进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层面尚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分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传统文化并不是腐朽,并不是就指文言文、唐诗宋词,也不只是琴棋书画,他是一种理念,是民族的灵魂,他的精髓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有着深度的契合点,适用于每个发展时期。传统文化凝结了优秀的知识和技能,能够塑造人格,提高素质和修养,也能够增强民族认识和民族精神,更能增强爱国主义情操,能够凝心聚力,有助于创造和谐奋进的良好局面。

建议:

    传统文化有必要在全区范围内传播,令其根植于心,具体建议如下:

1.拓宽传播渠道。一是利用媒体传播。除去电视、广播、报纸、网站等媒体外,还要重视与新媒体平台的结合;二是利用团体传播。传统文化适用于各类人,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校园、机关单位、社区、镇村、企业、社团、宗教等组织进行传播,特别是前期要先在影响力比较大的学生、公务员队伍中进行传播。三是开展传统文化的公益讲座,传播国学等文化知识。

2.灵活传播形式。重塑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增加传统文化的娱乐性和吸引力,便于传播学习,同时要重视与其他文化创意行业相结合。如积极宣传推介戏曲、民乐、书法、国画中医等进社区,让中华传统文化更好更多的融入生活当中,激起广大群众对传统文化的追崇,掀起群众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潮。

3.弘扬本土文化。挖掘我区红色文化、人文典故等本土传统文化,树立典范,发现和培养广大文艺人才,采取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推广并宣传,形成房山特色。

坚持弘扬传统文化,坚持促进传播正能量,创造全区上下善意浓浓、善心涌动、善行如潮、善果累累的社会和谐新局面。

 

 

 

关于在全区推进传统文化传播

的提案办理情况

承办单位  区文化和旅游局

 

接到提案后,第一时间与委员进行联络,针对提案中的各项内容进行详细沟通。积极做好提案办理工作,积极强化落实,多角度、多举措、多方面地深化全区推进传统文化传播的工作。

一、运用新媒体传播渠道,打造数字化传播平台

通过房山区文化活动中心服务平台发布“五个一”文化资讯分享。五个一”文化资讯分享具体内容为每天发布一篇与房山文化相关的、涵盖的“书籍、诗歌、歌曲、故事、照片”五个方面的微信推文。

2021年完成推送“五个一”文化资讯共236期,共计推送好书236本,诗歌236篇,歌曲236支,精彩房山故事236段,美丽房山景色236张。

通过中心服务平台发布“五个一讲堂”。2020年10月1日起,中心在线上“五个一”系列文化活动基础上,利用网络平台正式开展包含 “治国理政讲堂”、“国学经典讲堂”、“房山文旅讲堂”、“自然科学讲堂”、“家庭教育学堂”在内的线上“五个工程”系列文化活动。

2021年,中心推出线上课程“空中艺术学堂”,其中涵盖以非遗文化为代表的各类传统文化节目。每天分别在上午10:00,下午2:30两个档期,通过中心微信小程序播出。到目前为止,共播出486场,在线观看共计7740人次。

2021年,中心提供“永远跟党走” ——2021年房山区党史学习教育群众性宣传教育主题文化活动展演非遗花会专场及“永远跟党走”——2021年房山区党史学习教育群众性宣传教育主题文化活动新民乐专场展演等精彩节目直播30场,线上观看达3050602人次。

二、推进“三进”传承方式,融入当代百姓生活

近几年,非遗部大力推进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进乡镇,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提供开展传承传播活动的渠道,与房山区39所中小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非遗体验教学活动,达到本土非遗在我区幼、小、中学的全覆盖普及。多个非遗项目深入房山区乡镇、街道、社区开展课程,共计开设课时200+,覆盖社区居民超10000人次,以贴近大众生活的非遗项目为切入口,拉近了群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吸引群众关注非遗、了解非遗、传承非遗,“三进”项目为全区传播古老灿烂的房山文化塑造了坚实的基础。

三、举办线下宣传展示活动,丰富传统文化传播窗口

2017年起,我区非遗展厅开始运营,展厅利用多媒体、环幕影院、场景雕塑、沙盘微雕以及平面展板等多种方式集中展示了我区各大非遗项目,为大众了解传统文化提供新渠道、新途径。

区文化活动中心非遗部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及春节定期举办包括非遗进校园成果展、非遗传统技艺与文创大集、房山区文物保护成果展,为开展非遗传承、传播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窗口。非遗部鼓励非遗传承人参与我区春节庙会、乡土故事汇以及各类专题演出等公益项目,大力支持非遗项目打造品牌节庆,让社会各界充分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做好下阶段推进工作。下一步,中心将强化“产学研”结合,推动传统文化在我区的创新发展。我们将总结已有的传统文化传播经验,跟进新时代传播热潮,打造“互联网+”平台,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传统文化传播工作。

(一)加强与高校合作

在高校开设非遗讲座、非遗课程,抓住高校学生这一传播范围广、力度大、接受度高的组织,大力宣传推介我市非遗条例。与高校联合进行本土非遗课题研究,成立相关非遗研究小组,保留和传承古老技艺,研究非遗项目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二)充分利用好新媒体这一有利传播渠道

全面优化以“房山区文化活动中心数字服务平台”为代表的各类数字化服务方式,全面提升公共数字化服务水平。使得传统文化可以更好地依托公共数字化服务平台以创新、创造地手段进行传播。

开设非遗专项短视频平台,征集并发布非遗条例视频,将非遗条例以趣味卡通讲解、相关部门人员科普、热门影视综艺拼接的方式呈现,实现平台更新活跃化、平台互动即时化,让大众在娱乐中了解非遗条例,培养群众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发展本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