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服务平台建设,推动新兴产业发展的建议
提案人 陈少林
问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扩大投资与促进消费相结合的产业,是发展经济与保障民生相结合的产业,是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相结合的产业,符合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要求。对于促进我国产业转型升级与技术进步、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与增长方式转变、培育新的产业与经济发展支撑点和增长点具有重大推动作用。在全国各地掀起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热潮的同时,需要特别关注其倾向性的问题。有必要进一步加深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律和特点的认识,明确重点攻克的方向和创新发展模式,进行合理调控,做好市场测算,避免一哄而上。
分析:据有关调查显示全国各地在新兴产业培育上,超过90%的地区选择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和生物医药产业,近80%的地区选择发展节能环保产业,60%的地区选择发展生物育种产业,50%以上地区选择发展新能源汽车。
为此在培育本区新兴产业方面需做到:
一、把技术创新,特别是核心技术的突破放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首位。加大对相关核心技术基础研究的投入;鼓励和引导企业把主要精力用于技术创新上;加快发展以企业为主体的开放性新兴产业联盟建设。
二、着重鼓励中小型新兴企业的技术创新,为它们的发育和成长创造条件。
三、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同时加强政府信息服务和引导,帮助企业做出正确决策,避免市场的盲目性。
建议:一、我区作为市区高端要素的主要承接地之一,应瞄准全球新兴产业技术发展前沿,借助北京全球科技中心的优势,重点打造国际性产业技术交易平台,并在国外发达国家设立合作机构,全球同时发布,双向互动。通过全球技术交流合作,清晰掌握技术发展方向和趋势,明确主导技术路线和发展重点,降低企业和政府的决策风险。
二、依托与中关村紧密对接、联手打造中关村南部创新城的优势,重点做好新兴产业加速器等服务平台建设。通过产业园区孵化、示范、带动等方式,营造一流的创新发展环境,加快形成一批新兴产业骨干企业。
三、建设新兴产业培训基地,鼓励中小型新兴企业的技术创新。提升中小型企业管理者的市场决策水平和公司管理水平,提高促进从业者研发水平和技术能力。开展企业、研发机构和研究人员与国际国内新兴产业机构的交流合作,培育新兴产业国际性高端人才,全面提升本区新兴产业企业发展水平。
关于加强服务平台建设,推动新兴产业发展的建议办理情况
承办单位 区经信委
一、加大服务平台建设的扶持力度:
1、落实政策,争取资金支持:一是落实房山区支持创投基金、众创空间、人才引进、科技创新等系列政策;二是积极为优质双创平台和企业申报北京市经信委、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等各级政策资金;协助优质创新创业服务平台申报国家级众创空间、北京市众创空间、中关村特色产业孵化基地、中关村海归人才创业园等认定。
2、优化环境,营造文化氛围:一是支持创业服务机构组织开展各具特色的创新创业竞赛和培训交流活动,集中展示房山区创新创业成就,大力弘扬创新创业文化。二是依托中关村南部创新城企业服务专厅,整合政府平台和社会平台资源,更好地为入驻双创企业提供一站式办公服务。三是利用房山电视台、房山报、青春房山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渠道,大力宣传房山创新创业环境和先进事迹。
3、整合资源,打造服务体系:积极筹备成立房山区众创空间产业联盟,整合全区双创平台的优势资源,更好地为企业提供创业培训、政策咨询、人才引进、资本对接、市场对接等综合性服务,打造“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孵化服务链条。
二、培育特色产业孵化平台和加速器
1、围绕我区重点发展的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智能装备、新材料、医工交叉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文化创意、科技服务、金融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加强与中关村发展集团、欧美同学会、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关村智能硬件梦工厂等机构和高校的合作,加大力度引进和培育一批特色的产业孵化平台,如创业板房山园、中关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孵化平台、房山双创综合体等。
2、加快推进北京互联网金融安全示范产业园和天洋超级蜂巢、中粮健康科技产业园等产业园区建设,依托以上重点产业园区,加快引进和培育一批专业的产业“加速器”,形成“产业孵化”和“产业加速”全产业链发展的新局面。
取得的成效:
一是推动双创升级发展:1-7月,全区17家众创空间建筑面积19.77万平方米,共入驻双创企业1370家,实现收入36.12亿元,税收1.61亿元,安置就业6227人。截至目前,全区共有9家众创空间获得科技部、市科委和中关村管委会授牌,其中国家级众创空间1家(创新谷)、北京市众创空间5家(三维六度、新金融创业港、北创营房山基地、移动互联产业孵化基地、青创动力)、中关村特色产业孵化平台3家(智汇城科创园、青年创业园、首诚生物健康产业园)。
二是新兴产业和人才加快聚集:北航医工交叉创新研究院、达闼科技、驭势科技落户中关村新兴产业前沿技术研究院,长安汽车科技创新中心项目已经启动,天宜上佳高铁摩擦材料项目列入北京市“创新型产业集群与‘2025’示范区”重点任务,即将全面开工建设。同时引进了大量的高端创新团队。成功签约了托马斯诺奖团队,陆续引进了中科院江雷院士中科华纳、北大郭应禄院士圣谷智慧等院士工作站。
三是推动了科技成果转化:市科委与区政府共同组建“北京科技成果转化房山前孵化投资基金”,首期资金1亿元全部到位。现已累计推动“胎儿心脏病产前筛查及远程会诊项目、北京理工雷科雷达装备研究院项目、物联网芯片项目、物联网芯片下游产业集成商项目、云管理分布式醇基燃料能源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项目、面向医疗康复的智能假肢项目、零碳清洁燃料技术及产业化项目”等7项落地房山,总投资额近5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