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房山区政协委员郭晓轩提出的《关于共建法治和谐社会,合理控制滥用诉权的提案》获房山区法律援助中心高度重视。针对此提案,房山区司法局、房山区法律援助中心、北京工商大学法学院联合举办“法律援助边界”主题辩论赛暨政协委员提案答复会,此次答复会创新采用公开辩论赛形式办理,该做法形式新颖,属房山区首创,获学习强国、房山电视台、北京房山抖音、法治房山公众号等多家媒体官方报道,社会反响热烈。市政协委员、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主任孙爱华,区政协专委二室主任仉立民,区司法局副局长肖红云、张立杰,北京工商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胥阳等领导及律师代表参加了此次活动。
法律援助制度作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始终发挥着保障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的重要作用。但随着司法实践的深入,制度运行中出现了个别诉权滥用等现象,引发了社会关注。政协委员郭晓轩针对法律援助制度问题,提出关于共建法治和谐社会,合理控制滥用诉权的提案。房山区法律援助中心高度重视该提案,以辩论赛为载体,深入探讨法律援助制度边界问题,积极探索优化策略,共同推进法律援助制度的完善与进步。
比赛现场,双方以“当前我国的法律援助制度是否被滥用?”为辩题展开辩论。现场气氛紧张而热烈,来自北京工商大学法学院的两支参赛队伍严阵以待。正方紧扣《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立法宗旨,以农民工讨薪、家暴受害者维权等现实中屡见不鲜的典型案例为有力切入点,声情并茂地阐述法律援助制度对保障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的重要性,指出该制度是弱势群体在维权路上的温暖依靠,绝不能轻易给合理维权行为扣上“滥用”帽子。反方辩手也毫不示弱,援引最高人民法院的权威数据,尖锐指出基层法院中的法律援助案件存在重复立案问题,认为法律援助是基于经济困难群体的诉权保障而建立,但当下存在违规受助或受助人滥用诉权的现象阻碍了其他受助人诉权的正常行使。小矛盾转化为大矛盾,挤占司法资源,影响司法效率,这种行为背离制度初衷,亟待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