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调研专刊第八期

发布时间:2017-04-29 文章来源: 放大 缩小 关闭 浏览量:

调研专刊第八期

 

政协房山区委员会办公室

2011年11月21日

 

 

深化医药卫生改革

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区政协教文卫体委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药卫生需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围绕“建立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体制,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区政协教文卫体委对我区公共卫生服务开展情况进行了调研并形成报告如下:

一、我区公共卫生服务开展情况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出台后,为推进《意见》的有效实施,北京市制定了《2010—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市医改领导小组与我区签订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0年任务责任书》。我区健全了领导机构,细化了责任分工,完善了部门联动和监督考核等工作机制,制定实施了《健康北京人——房山区健康促进十年行动规划(2009-2018年)》。提出了今后十年的工作目标、任务和措施。

从2009年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开始到2011年6月,我区实施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情况为:

(一)国家基本卫生服务项目。在全面实施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免疫规划、传染病防治、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慢性病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等9类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基础上,为新生儿免费进行先天性疾病筛查4204人;为0-6岁儿童免费进行健康体检41382人;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本市老年人提供优先就诊和出诊服务627973人次;为无社会保障的老年人提供一次免费体检服务23955人次。

(二)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对15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6876人,较责任书任务指标超额完成6人;为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做复明手术190人,比责任书任务指标超额完成40人;实施艾滋病母婴传播阻断项目,接受艾滋病咨询产妇数6631人,接受HIV抗体检测产妇数6387人,抗体检测阳性人数为0;完成3.27万户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任务。

(三)新增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给予814名(全部)农村孕产妇每人600元住院分娩补贴,免费为1887名待孕和怀孕三个月内的妇女发放叶酸;艾滋病、结核病、病毒性肝炎等重大疾病防控措施落实到位;确诊登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317例,结核性胸膜炎49例,痰涂片检查4245人次,免费发放抗结核药品价值166869元,对新生儿实施卡介苗接种质量监测检测1019例;实施青少年健康危险监测,对9所重点校6355名学生实施了“镶上牙齿,摘下眼镜,稳定血压,减轻体重”四项促进健康措施,对本区7596名适龄儿童开展龋齿筛查并实施窝沟封闭;为62087名中小学生进行视力普查;销售低钠盐308吨,占食用盐销售总量3000吨的10.27%,完成北京市低钠盐销售比例超过10%的任务指标;在社区、学校、机关、企业、乡镇启动眼病、口腔疾病、高血压等疾病的初级保健,全区52170名高血压患者规范化管理率71.7%,有效控制率35.4%;16735名糖尿病患者规范化管理率68.6%,有效控制率38.7%;23455名冠心病患者和8352名脑卒中患者实现规范化管理;农民四种慢病免费供药实现全覆盖,为56363人免费供药、配发药品867.9万元;全年免费为83581名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和在校中小学生进行流感疫苗接种。

二、我区公共卫生服务面临的问题

我区医疗改革实施两年来取得可喜成效,为缓解群众看病就医难、促进百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十二五”时期,我区面临的健康形势依然严峻,一些长期存在的体制性、机制性和结构性矛盾依然凸显。

(一)基层公共卫生管理机构设置不够合理。目前,我区乡镇政府负责属地公共卫生管理工作,工作网络虽已建立,但尚不健全。各乡镇的公共卫生工作没有统一的办事机构,有的设在文卫科、计生办、社保所、新农合办,有的设在文体中心、综治办、街政科、社会事务管理科等。由于这些机构的主管领导不同,工作步调不一致,增加了工作难度。

(二)专业人员匮乏,难以满足公共卫生工作需求。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主要是通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免费为全体居民提供,承担着属地公共卫生职责的20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市下达标准应配备医师、社区护士、防保医师各349名,而目前医师短缺79名、护士短缺234名、防保医师短缺285名。

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主要是通过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组织实施,包括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精神卫生防治、应急救治、采供血、卫生监督、计划生育等机构。这些专业机构人员编制短缺,如疾控中心缺编63人、精神卫生保健院缺编136人、卫生监督所缺编140人,难以满足群众对公共卫生服务的需求,制约了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开展。

对公共卫生服务宣传力度不够。由于对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宣传不到位,居民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认可程度还有一定差距。一方面对公共卫生服务内容和项目不了解或一知半解,主动参与意识不强;另一方面是健康意识不强,缺少疾病防控知识,特别是慢性病患者缺少自我防控手段。

三、对我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建议

为城乡居民免费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对城乡居民健康问题进行干预,减少主要健康危险因素,有利于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及慢性病的蔓延,有利于提高居民对公共卫生服务的可及性,逐步缩小城乡、地区和人群之间的差距,使城乡居民逐步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一要加强基层公共卫生管理,提高服务能力。建立由政府主导、部门协调、社会参与、共同发展的公共卫生服务格局,政府在提供公共卫生服务中承担主要责任。各乡镇、办事处整合公共卫生服务办事机构,设立公共卫生科,负责公共卫生服务的组织、实施,协调有关部门,进行社会动员和项目的日常管理。

二要强化人才培养培训,提高服务水平。卫生主管部门要制订完善各级各类人才发展规划,协调指导各级医疗机构的人才培养使用工作。加强政策引导,在确保财政专项经费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进、招聘政策,妥善解决好各级人才的待遇问题,引导鼓励各级医疗机构大力实施人才工程。对社区卫生人员进行专项技能分类培训,保证现有人员就地转化,适应并承担社区卫生工作任务。城镇社区侧重健康管理、健康教育、慢病控制和生活方式等干预工作。农村社区除以上公共卫生技能之外,还必须具备临床医技科室独立处置和操作能力。

三要解决专业机构人员编制不足问题。目前我区常住人口加流动人口总数为120万人,按照《关于加强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确立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编制“按辖区实际服务人口测算,每万人口1.5至2人进行配置”的标准,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编制应为180人。依照《关于加强北京市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确立的区县卫生监督所人员编制“按辖区实际服务人口测算,每万人口1.8至2.5进行配制”的标准,区卫生监督所人员编制至少应为212人。根据市卫生局1996年颁布的《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试行)》中“二级精神病院每床至少配备0.44名卫生技术人员,考虑精神卫生保健院的工作特点和实际承担的任务,床位与人员比为1:1比较适宜”的规定,我区需核定编制500人。因此,只有解决机构人员编制问题,才能确保公共卫生服务和管理到位。

四要加强宣传,提高对公共卫生服务的认知度。2011年,人年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由15元提高到25元,新增经费主要用于扩大服务覆盖人群、提高服务质量和增加服务项目、服务内容等方面。调整后的国家疾病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包括10大类41项,百姓将享受到更多的免费服务。因此,要采用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把这些医改政策告知百姓,让广大城乡居民了解自身能够免费享有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同时,配合《健康北京人——房山健康促进十年行动规划》的实施,深入开展送健康知识进农村、进社区活动,针对不同人群讲授预防控制疾病知识,增强基层群众的健康意识,提高健康知识水平,实现从治病到防病的转变,提高全区人民的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