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众创空间建设模式对我区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7-05-03 文章来源: 放大 缩小 关闭 浏览量:

中关村众创空间建设模式对我区的启示

房山区政协副主席   赵永祥

 

当前,我国经济步入了新常态,国家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随着“双创”高潮不断掀起,“众创空间”也成为经济新常态的热词。为此,笔者对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内的众创空间的发展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梳理和总结中关村众创空间的发展现状和模式,为我区众创空间发展提供经验和参考。

一、众创空间概述

(一)定义内涵

根据国务院《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中的定义,众创空间是顺应网络时代创新创业特点和需求,通过市场化机制、专业化服务和资本化途径构建的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新型创业服务平台的统称。这类平台,为创业者提供了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

众创空间与传统的孵化器相比,内涵更加丰富。一方面,众创空间包括那些比传统意义上的孵化器门槛更低、更方便为草根创业者提供成长和服务的平台;另一方面,众创空间不但是创业者理想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还是一个能够为他们提供创业培训、投融资对接、商业模式构建、团队融合、政策申请、工商注册、法律财务、媒体资讯等全方位创业服务的生态体系。

(二)主要特点

一是开放与低成本。面向所有公众群体开放,采取部分服务免费、部分收费,或者会员服务的制度,为创业者提供相对较低成本的成长环境。

二是协同与互助。通过的沙龙、训练营、培训、大赛等活动促进创业者之间的交流和圈子的建立,共同的办公环境能够促进创业者之间的互帮互助、相互启发、资源共享,达到协同进步的目的,通过“聚合”产生“聚变”的效应。

三是各种资源的结合。团队与人才结合,创新与创业结合,线上与线下结合,孵化与投资结合。

四是便利化。通过提供场地、举办活动,能够方便创业者进行产品展示、观点分享和项目路演等。此外,还能向初创企业提供其在萌芽期和成长期的便利,比如金融服务、工商注册、法律法务、补贴政策申请等,帮助其健康而快速地成长。

五是全要素。提供创业创新活动所必须的材料、设备和设施。

(三)作用意义

众创空间的核心价值不在于办公场地的提供,而是在于其提供的辅助创业创新的服务。各种形式的众创空间都在通过各自的方式,向创业者提供各种类别、不同程度的基础服务。这些基础服务包括但不限于:培训辅导、融资对接、活动沙龙、财务法律顾问等等。此外,个别创业服务机构还自己设立天使或早期基金,有些能帮助初创企业进行鼓励、补贴的政策申请,有些还通过与第三方合作的方式提供工位注册的工商服务等。

二、中关村众创空间的发展

(一)发展现状

北京市依托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高校和科研院所等丰富的科技创新创业资源,成为我国众创空间发展最快的城市,而中关村则是北京市众创空间最集中、发展水平最高的区域。

2015年3月—5月,北京市科委先后分两批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区内的北京创客空间、创客总部、东方嘉诚、科技寺、融创空间、极地国际创新中心、京西创业公社、DRC创億梦工厂、北大创业孵化营、乐邦乐成、清华x-lab、36氪、亚杰汇、Binggo咖啡、3W咖啡、北京大学创业训练营、IC咖啡、创业家、车库咖啡等25家众创空间进行了授牌,同时授予中关村创业大街“北京市众创空间集聚区”的称号。

(二)众创空间的主要模式

模式一:活动聚合型。以活动交流为主,定期举办想法或项目的发布、展示、路演等创业活动聚合。例如:北京创客空间。

模式二:培训辅导型。旨在利用大学的教育资源和校友资源,以理论结合实际的培训体系为依托,是大学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例如:清华x-lab、北大创业孵化营等。

模式三:媒体驱动型。由面向创业企业的媒体创办,利用媒体宣传的优势为企业提供线上线下相结合,包括宣传、信息、投资等各种资源在内的综合性创业服务。例如:36氪、创业家等。

模式四:投资驱动型。针对初创企业最急需解决的资金问题,以资本为核心和纽带,聚集天使投资人、投资机构,依托其平台吸引汇集优质的创业项目,为创业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从而提升创业成功率。例如:车库咖啡、创新工场、天使汇等。

模式五:地产思维型。由地产商开发的联合办公空间。例如:毛大庆的优客工场(UrWork)等。

模式六:产业链服务型。产业链服务为主,包括产品打磨、产业链上下游机构的合作交流、成立基金进行合投等。例如:创客总部。

模式七:综合创业生态体系型。提供综合型的创业生态体系,包括金融、培训辅导、招聘、运营、政策申请、法律顾问乃至住宿等一系列服务。例如:创业公社。

(三)众创空间的典型案例

案例一:创客空间

北京创客空间是北京市科委认定的众创空间、中关村管委会认定的创新型孵化器。公司成立于2011年1月,是中国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创客空间,创始人王胜林在中国第一个提出了“创客”概念,是中国创客文化发起人之一。创客空间从创立之初就是一个创客的社区,为创客们提供多种形式交流的平台。空间配备了3D打印机、激光切割机、数控CNC、雕刻机等工具供创客使用。并定期举办“工作坊”,培训创客们使用这些专业设备。

创客空间是专注于智能硬件创业项目的服务载体,为创业者提供包括原型实现、工业设计指导、硬件研发指导、供应链指导和支持等系统的专业孵化服务,使创业团队少走弯路、快速成长。创客空间还经常举办沙龙、分享会等多种形式的学习交流活动,帮助创客和创业者进行产品展示,促进他们之间的交流分享及跨界合作。成立以来已成功孵化了蚁视科技、奈斯膳品等创业团队。

创客空间举办了影响力比较大的如创客嘉年华、创客马拉松等活动,促进了创客文化的传播,为创新创业成果的推广提供了良好的机会。2015年4月举办了“创客空间 3.0”发布会,提出了“连接产业与大众”的概念,助力创客与产业的融合。截至目前,已将创客空间品牌输出到香港、深圳、贵阳、上海、青岛、天津。与京东、海尔、长虹、TCL、三一重工、奇瑞等多家顶级产业机构形成战略联盟,通过产业结合的方式进行孵化指导。

案例二:北大科技园

北大科技园始创于1992年,2001年被科技部和教育部正式认定为全国首批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在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以建设服务型、创新型的企业孵化平台为主线,经过多年积累,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人才+基地+服务”的孵化体系。园区政策覆盖的孵化面积近17.76万平米,入园企业集聚效应初步呈现,全年园区企业产值规模超过800亿元。

1.积极促进大学生创业就业

北大科技园与北京大学团委、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联合成立了学生创业中心,并成功举办数届学生创业大赛。经过多年的发展探索,北大科技园已成为北京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科技企业孵化基地、创新创业人才培育基地、产学研用合作示范基地和高科技产业化发展基地。

2.完善服务功能,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

北大科技园多年来逐步拓展“三维空间”,围绕着北大周边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园多区”的发展格局,孵化面积达17.76万平米。目前园区孵化企业累计达300余家,在园企业84家,主要分布在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环境科学、新能源等战略型新兴产业领域。北大科技园还为企业提供了2000万元种子发展资金,累计已投资8个项目,累计投资额2236万元。

3.发展原创科技,加快技术成果转移转化

北大科技园创新技术平台围绕北大工学院科技成果、科研实力及人才优势,开展产学研合作,初步建成先进技术研究/转化机构13个。目前,在园企业转化、转移科技成果38个,其中依托北京大学转化转移科技成果18个。

三、我区众创空间的发展

(一)发展基础

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化、现代化水平提升,创新创业生态体系的建设和完善,一批高端楼宇加快兴建,全区已建、在建和规划当中的楼宇最终将达到500万平方米。其中:已建成面积5000平米以上楼宇19幢,建筑面积95万平米;在建11幢,建筑面积86万平米,近期待建3幢,建筑面积52万平米;未来规划建筑面积270万平方米。这些新兴的高端楼宇为我区众创空间发展提供了广阔而坚实的物质基础,催生我区众创空间从无到有,方兴未艾。

(二)发展现状

当前,一大批众创空间落户我区,快速崛起,其中比较有特色的有:

中关村新兴产业前沿技术研究院位于北京高端制造业基地,总建筑面积16.8万平方米,是我区当前建设水平最高、设施条件最好的众创空间;可做办公、研发的独立单体建筑12个,可容纳研究人员1500—2000人。我区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将开展全面战略合作,共建房山北航小镇。《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三方共建“医工交叉领创新研究院”协议》已成型并上报区政府审批。天宇长鹰无人机产业基地、民航空管数据中心与技术研究基地、高速磁悬浮电机技术及应用、基础教育合作等一批高端项目正在洽谈。

绿地启航国际一二期总建筑面积25万平米,已入驻企业580家;三期总建筑面积12万平米,即将全部交付使用;四期总建筑面积10万平米,预计2017年交付使用。绿地集团通过企业资源集成优势和产业运营能力,全力打造智慧化的开放管理平台,探索政企联手的发展模式进行产业布局。绿地“京津企业服务平台”将政府、开发商、入驻企业、投资人四方紧密结合在一起,设立招商、政策、资金、物业四大服务窗口,让入驻企业享受到全方位的优质服务。

优客工场(北京)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为著名投资人毛大庆创建的企业。我区依托良乡高教园区的人才、智力、科技优势,为其提供了8000平方米经营场地打造高端孵化器,发挥其在项目遴选、孵化服务、管理模式、投融资平台等方面的优势,创新商业模式和孵化理念,为符合房山产业定位的创新创业项目孵化加速。

房山园“创新谷”是北京新发展集团计划建设的我区首个集扶持、服务和投资功能为一体的创新型孵化器。“创新谷”位于良乡经济开发区,首期启动资金2000万元,面积约为14000平方米,引领融合了众创空间、科技寺、YOU+国际公寓、车库咖啡等众多创新型商业模式。“创新谷”现已走进中关村,在海淀创业大街开设了我区首个面向中关村核心区创新创业群体的招商服务窗口。

(三)存在问题

在我区众创空间的迅猛发展的同时,一些在众创空间发展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

第一,需要扩张以形成规模效应,管理运营队伍需扩大。但在规模扩大之后,受限于管理团队自身的认知和管理水平,也会带来问题。

第二,场地成本普遍较高,难以产生盈利,创业服务机构希望获得政府财政扶持的意愿比较强烈。

第三,非集中办公区难以为初创企业注册,集中办公区登记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

四、借鉴先进模式,加快有房山特色众创空间建设步伐

参考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区众创空间发展的模式,建议以“三个着力”加快有我区特色众创空间的建设步伐。

(一)着力打造更有效率的政务生态系统,树立房山创业好口碑

2016年7月8日北京中关村南部(房山)科技创新城企业发展服务中心成立,标志着我区服务企业的政务保障平台正式运行。企业发展服务中心将紧紧围绕中关村南部创新城功能定位,以打造优质的服务和政策洼地为目标,本着坚持原则不任性、敢于担当不推诿、优质服务不挡道的服务理念,推行“五个一”保姆式服务,即:一处创业场所、一套公租住宅、一个北京市小汽车牌照指标、一笔创投资金、一张优先服务卡(包括户口落地、子女入学、医疗保健等),打出房山“双创”的亮丽名片。

同时,还要引进社会资本和服务资源,搭建社会化商业服务平台,整合政务平台和商业服务平台资源,借助中关村管委会、我区赴中关村挂职干部、产业和众创空间联盟、中介服务等力量,借鉴电子商务的o to o模式,把服务做到极致,拓宽中关村的项目、人才、技术,特别是高端众创空间进入我区的渠道,使高端资源在我区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好。

(二)着力打造更有活力的产业生态系统,培育房山创业好环境

推动和鼓励驻区高校与产业园区融合联动发展,按照“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模式依托中关村新兴产业前沿技术研究院和高校技术资源,打造高校服务地方、成果转化、技术转移、企业孵化的创新创业载体,可有效推进区域实现产业集群式发展。园区内通过组织和提供信息和技术交流,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园区内企业资源共享,有效的推动园区内企业间的科技合作和技术创新。另一方面,不断引入产业龙头资源,以品牌吸引人才和企业。

(三)着力打造更有激情的创业生态系统,营造房山创业好氛围

考察借鉴国内外知名创新孵化器成功经验,合理布局出功能开放、创业氛围浓厚的办公集聚地。建议提供“开放式工位+共享式会议中心+企业展示休闲中心+独立办公区间”的多功能办公场地,实现企业拎包入驻,大大降低了创业企业的场地成本。通过合理化布局,为创业企业提供了一个聚合创业元素、营造创业氛围,共享创业资源的开放平台,降低初创企业成本的同时,鼓励创业者们聚在一起,克服“创业孤独症”,并用大量身边成功案例互相激励,实现抱团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