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巢引凤 合作共赢——写在中关村新兴产业前沿技术研究院即将建成之际

发布时间:2017-04-29 放大 缩小 关闭 浏览量:

筑巢引凤  合作共赢

——写在中关村新兴产业前沿技术研究院即将建成之际

区政协副主席 周文海

 

历经一年多的紧张施工,中关村新兴产业前沿技术研究院项目主体工程即将全面完工。这是北京高端制造业基地建设的又一成果,是携手中关村、打造国际一流科技创新中心取得的实质性突破,为推进基地实现科学、快速、可持续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为打造基地升级版探索出了一条崭新道路。

一、中关村新兴产业前沿技术研究院建设恰逢其时

中关村新兴产业前沿技术研究院项目于2013年10月3日正式开工,规划占地约181亩,总建筑面积约16.89万平方米,含地下4.6万平方米,预计总投资约12.5亿元。研究院的建成可谓是恰逢其时,为我区转型发展探索了新途径。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讲话精神的重要成果

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视察时对北京工作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要坚持和强化首都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其中科技创新中心是中央赋予北京的新定位。中关村新兴产业前沿技术研究院的建设正是以此为目标,顺应了首都“四个中心”的发展要求,旨在打造国家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载体,辐射京津冀,成为京津冀产业发展的策源地,打通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通道,引领京津冀产业发展方向,成为首都打造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载体,也为房山紧跟首都发展步伐、实现转型发展找到了新动力、新途径。

——集中各方力量和智慧的结晶

2013年2月以学习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苟仲文同志到北京高端制造业基地调研时讲话精神为切入点,基地开展了“解放思想·头脑风暴”专题研讨会,形成了“只要是有利加快北京高端制造业基地建设与发展的路子都可以尝试”的共识。2月28日,苟仲文同志就建立“尖端材料与新产业技术北京研究院”向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提交了请示,并得到了郭金龙书记、王安顺市长等领导的一致认可。得到批复后,区委书记刘伟于2013年3月到基地调研,并要求“抢抓机遇,做好研究院的规划设计工作”。对此,基地立即组织专门力量启动研究院项目,并委托国际招标公司在世界范围内进行规划设计招标,最终选定美国维克公司的设计成果,并于2013年的10月1日正式开工。建设单位中建一局作为总承包商,集中公司全部优质资源,保证项目在今年年底前全部完工。在研究院项目建设的同时,我们积极与中关村对接,期望以开展研究院项目的合作,实现与中关村的全面对接。可见,研究院的建设,离不开市委、市政府领导的英明决策,离不开区委、区政府的高效指挥,离不开中关村和社会各界的齐心协力,是集中各方智慧和力量的集体创作。

——打造升级版北京高端制造业基地的重要载体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北京高端制造业基地成立以来,致力于服务长安汽车、中国北车等大型央企,依托中关村引进优质“高精尖”产业项目,发扬“三敢”精神破解资金难、手续难、拆迁难等制约基地发展得几个难题,取得了一系列可喜成绩。先后创造了长安速度,实现18个月投产,规划面积由4.85平方公里扩区至目前的7平方公里,催生了首都高端制造业新区定位和窦店组团概念,率先纳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并与中关村实现无缝对接。仅仅四年多时间,一个业城融合的新城从一片棒子地里拔地而起,闪耀在京南大地。在看到成绩的同时,基地一班人始终没有停止发展思路的探索,一直致力于思考基地未来发展的方向,寻找打造北京高端制造业基地升级版的新思路、新方法、新路径。中关村新兴产业前沿技术研究院的建设,就是依靠中关村品牌和实力快速打造“工业地产”、建设科技创新中心,人才集聚中心和和谐宜居新城的核心工程,为基地实现可持续发展打开了智慧的窗口,为打造基地升级版开启了科技创新的大门,走上了创新驱动之路。

二、建成什么样的中关村新兴产业前沿技术研究院

在研究院项目启动之初,我们就以打造世界一流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购买世界一流科研设备、引进世界一流科研团队为目标,确立“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的发展理念,坚持高规格设计,高品质建设,高层次运营,围绕建设国际科技创中心制定了一整套一流的配套服务方案,努力为研究院建设创造更多更好的条件,为引来“金凤凰”打好基础。

(一)把研究院打造成具备一流科研环境的服务高地

中关村新兴产业前沿技术研究院项目,包括12个独立分院,每个分院5000—6000平方米,可容纳研究人员1500—2000人,配备了一个国际会议中心约5600平方米,可举行新产品发布、国际学术交流等学术会议活动;多功能厅约7500平方米,配置图书馆、体检中心、游泳池、咖啡屋等综合服务功能;专家公寓38500平方米,设计了50平方米到120平方米,用来满足不同类型的科技人才入驻;配置停车位1274个,其中地下停车位840个,能够满足所有入驻研发机构的停车需求。另外为营造一流的生活环境,在研究院内部规划设计了四个不同类型的公园,修建微地形等景观区域,布置了小桥流水、花团锦簇、竹林环绕等景观区域。

(二)要把研究院打造成和谐宜居之城,具备一流的生活环境。为使各类创新人才、创业团队能够在园林中工作,在景区内生活,我们牢固树立“把森林引进城市,把花园建在街头”的城市绿化理念,以建设生态文明的花园式园区为目标,把环境建设作为一门科学去研究,把生态文明作为一项政治工程来抓,超前谋划、高规格规划、高水平建设绿化项目。在宏安路两侧和研究院对面等区域,规划建设绿化美化景观区域,并在普安路、弘安路、久安路、智高大街等主要交通干线两侧,进行森林式绿化,预计总绿化面积约2500亩。

(三)把研究院打造成具备一流交通环境的四通八达之地

经过四年的快速发展,目前起步区5.85平方公里的路网工程已经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便捷的内部路网已经形成。连接京港澳高速的弘安路工程已经启动,部分路段基本完工,预计2015年上半年竣工并投入使用,届时从研究院直达市区将不足20分钟车程;京港澳高速窦店出口闸道二改三工程已经启动,近期将全部完工。未来几年,首都第二机场和房黄亦联络线建成后,以研究院为中心的北京高端制造业基地,将西依京港澳高速,东接规划建设的首都第二机场,南联房黄亦联络线,北靠中心城区,中心交汇联通,形成四通八达、方便快捷的交通网络。

(四)把研究院打造成具备一流产业化环境的中试服务之地

考虑到所有的科技研发,必须经过中试之后,才能实现产业化,我们在研究院周边配建了两个共计约10万平方米的中试厂房,为研究院的研发成果转化提供中试车间,满足研究院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的中试需求。目前两个标准厂房已经建成,在购置相关生产设备后,即可投入使用。

(五)把研究院打造成具备一流人才引进环境的人才特区

在人才引进上,我们坚持“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的人才引进理念,打造全方位的人才服务。为满足专家团队的居住需求,在研究院内部配建3.8万平方米的专家公寓,同时在窦店小城镇配建5万平方米的公租房;为解决入驻科研团队的进京问题,我们积极协调市人保局,启动了千人进京计划;为解决专家团队入驻研究院后,子女的教育问题,我们积极协调市教委等有关部门,引进北京市重点幼儿园、小学、中学等优秀教育资源;为解决研究院专家团队的就医需求,在研究院多功能厅计划引进北京市优质体检中心,同时积极引进三甲医院进驻北京高端制造业基地城市服务区。

三、中关村新兴产业前沿技术研究院在创新合作中阔步前行

无论是在建设初期、建设过程以及今后发展,研究院建设都坚持改革创新的思路,以开放合作的理念,打破惯性思维,打破条条框框,力争打造成为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和“一区一城”新房山的示范项目。

一是与中关村发展集团合作,实现整体外包。自北京高端制造业基地纳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来,中关村房山园已对接项目30余个,完成落地6个,项目总投资4.3亿元。中关村新兴产业前沿技术研究院是合作的核心工程。经与中关村发展集团协商,研究院将以特色产业集群发展为支撑,采取创新引领、股权合作、项目共享的方式运行,共同推进我区向“高精尖”经济结构转变。中关村发展集团将通过购买中关村新兴产业前沿技术研究院资产形式,全面接管研究院的运行工作,并依托中关村,引进科技研发机构入驻研究院。目前资产收购工作正在加快推进。

二是研究院项目运营工作全面启动,合作项目开始落地。新材料与产业技术北京研究院已确定入驻前沿技术研究院,并吸引了北京大学、中关村软件园等国内顶级研发团队的眼球,尤其是北京大学起草了《北京大学应用科学实验室筹建方案》并上报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目前市发改委等有关部门正在研究落实。北京大学应用科学实验室拟组建卓越材料中心、纳电子器件与系统中心、工程科学与新兴技术中心等3个北京高校高精尖创新中心。下一步,基地将与中关村发展集团合作,快速推进与各大高校院所相关科研机构和企业研发中心的合作,加快重点研究机构引进入驻,推进我区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

三是弘扬“三敢”精神,建设难题有效破解。研究院项目确定后,资金难的问题异常突出。为加快项目建设,我们大胆创新,在破解资金难题上大力弘扬“三敢”精神,进行了公开招标,并要求投标公司必须资金雄厚,最后中建一局中中标,并承诺垫资建设。面对工期短、工程质量要求高,中建一局抽调精干力量,采取多项快速安全施工保障措施,按照计划时间节点,不断刷新着工程进度,确保按期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