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创建 “北京最美乡村”的实践与思考
郭秀妍
在“北京最美的乡村”创建活动中,房山区从规划、投入、产业、机制四方面入手,全力推进农村生态景观化、农业产业规模化、农民生活现代化,以“最美乡村”建设助推城乡一体化发展。
一、创建工作主要做法
(一)坚持规划引领,建设品位全面提升
规划是“最美乡村”建设的龙头。我们从规划做起,由区政府出资,聘请清华大学、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等10多家单位,近百名规划设计师主导规划,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业、一村一韵”的要求,把高标准建设理念融入发展规划。确保了在规划、建设各个环节,致力于推进环境、空间、产业和生态文明相互支撑、一二三产整体联动、城乡一体有机链接,形成了一批主题鲜明的村庄。张坊镇大峪沟村作为北京市磨盘柿生产专业村,在打造京郊特色农业品牌上具有一定代表性,是北京八大区域性果品生产基地地标之一。始终坚持科学规划引领发展实践,聘请专业公司对大峪沟村进行了村庄景观规划设计,将传承与发展的理念融合于创建过程中,建设“一域一品、一点一韵”特色节点,实施村内景观改造和环境提升,进一步突出了磨盘柿深厚的产业文化内涵。建成磨盘柿主题公园,设有游客接待站、磨盘柿雕塑、特色农产品售卖亭等设施,形成了集品种博览、科技观摩、旅游接待、文化展示等多位一体的综合示范园区。南窖乡水峪村历史悠久,素有文化古村的美誉,近几年来,充分挖掘山村文化内涵,整合特色旅游要素,突出以“古村、古宅、古碾、古中幡”为代表的四古文化。水峪古村建成于明清时期,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北方山村四合院民居建筑风格,至今还保存着100余套,600余间的原生态古民居。通过实施“百座石碾文化展示村”建设工程,共搜集整理石碾128盘,并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认证为“石碾收藏世界之最”,其中最为古老的是道光年间的石碾,时至今日还为人所用。水峪女子中幡久负盛名,2007年被列入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特别是参加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表演活动后更是名声大振,成为水峪村的又一张“文化名片”。
(二)加强政策支持,建设活力明显增强
以“政府主导、农民主体、政策推动、机制创新”为工作导向,充分调动基层组织和基层群众创建热情,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一是建立组织机构。成立了以农委、新农村办、区委宣传部、旅游委、文明办、文委、农业局、园林绿化局、水务局、经管站、种植中心为成员单位的最美乡村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农委。各乡镇也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目前已建立起区、乡镇两级创建工作管理体系,明确了各级创建职责,做到了组织落实,责任落实。二是注重财政引领。生态投入是最有价值的投入,能为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近年来,农委不断加大对生态建设和美丽乡村的考核和奖励力度,截至目前共争取市区资金近1500多万元。其中,2012年,争取创建区级最美丽乡村项目资金400万元,对“北京最美乡村”获奖村、“北京最美乡村”提名村和区级最美乡村获奖村分别给予90万元、50万元和30万元的奖励。2013年和2014年,为韩村河村、窦店村等6个市区两级最美乡村候选村争取市级一事一议项目资金600多万元。2014年又对区级最美乡村、最美乡村路、最美农田投入资金360多万元。三是激发基层活力。完善工作落实机制,把最美乡村创建工作成效作为考核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依据和工作能力、工作水平的重要内容,进一步激发了各乡镇创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最美乡村创建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
(三)依托产业转型,乡村经营加快发展
以经营乡村为目标,以产业转型为途径,大力推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培育了一批有较强区域特色、有竞争优势的专业特色村和特色产业。霞云岭乡四马台村在资源产业退出、产业转型过程中,探索出了一条“以黑养绿、借绿兴旅、依旅富民”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从1993年开始实施“以黑养绿”战略,每年从煤炭收入中拿出40—50万元用于发展生态农业和仁用杏产业。煤矿关闭后,开垦5060亩梯田,共栽种35万棵仁用杏,建成了仁用杏标准化基地,用于加工生产杏仁油。充分利用白草畔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开发了京西南最高峰白草畔及周边鲲鹏峡谷、老道洞、松林圆城等一系列声名远播的京郊旅游景点,建造了腾马酒店、洗浴中心、民俗商业街等旅游配套设施,并利用本地人文资源和民俗文化发展民俗旅游,建设民俗旅游度假专业村。目前四马台村市级民俗旅游接待户已有230户,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形成“全村搞旅游、一户一品位”的新型旅游服务模式,民俗旅游度假专业村的目标基本实现。窦店镇河口村、大石窝镇南河村、青龙湖镇南观村,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大力培育设施农业、民俗旅游等产业,进一步提升了乡村经营水平,优化了产业结构,促进了农民增收。
(四)发挥上下联动,创建工作持续推进
2011年起,为充分展示房山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就,进一步扩大最美乡村创建力度,结合“北京最美乡村”活动,开展了“房山最美的乡村”创建活动,今年,又确定了每年创建“三个五”的目标,即每年创建五个“最美乡村”、五条“最美乡村路”和五块“最美农田”。制定了《关于“房山最美乡村、最美乡村路、最美农田”宣传评选活动的安排意见》,明确了评选活动的活动宗旨、活动主题、评选条件、组织机构、工作要求等内容,为抓好创建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导和实施依据,通过在全区范围内广泛发动深入宣传,各乡镇、行政村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通过开展“房山最美乡村、最美乡村路、最美农田”宣传评选活动,形成了创建工作的强大合力和浓厚氛围,进一步激发了基层创建最美乡村工作的热情,特别是广大农民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
二、创建工作取得的成效
自2006年“寻找‘北京最美的乡村’宣传评选活动”开展以来,房山区积极探索最美乡村建设之路,在带动农村转型发展,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方面取得了新成绩。韩村河镇韩村河村被确定为农业部“最美乡村”创建试点;大石窝镇南河村、霞云岭乡四马台村、窦店镇河口村、大石窝镇水头村、青龙湖镇南观村、张坊镇大峪沟村、南窖乡水峪村7个村先后被评为“北京最美的乡村”, 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典范。
一是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在创建工作中,通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实现了农村环境更靓丽、出行更便捷、饮水更洁净、购物更放心、就学更方便、居住更安全、看病有医保、文娱有去处,养老有保障的目标,全区农村面貌得到了明显改观,广大农民的生活品质显著提升,生活方式发生了新变化。
二是农村经济快速增长。以“最美乡村”建设工程为抓手和契机,整合各方面的项目资金力量,形成集成优势,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入建设,从而有效拉动了全区农村经济发展。平原农业园区、浅山红酒庄园、山区沟域经济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初步成型,同时,紧抓城南行动计划契机,通过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农村生态环境、搭建休闲旅游平台等综合举措,推动了乡村旅游、休闲体验、服务经济等高端产业快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
三是生态基础更加坚实。随着“最美乡村”环境整治和平原造林、长阳滨水森林公园、太行山绿化、永定河治理等一批生态工程的如期推进,大石河、小清河等主要流域已经成为靓丽景观。五年来,全区新增农村绿地面积700万平米、农村人均公共绿地达到18平米,农村的生态环境大幅优化。同时,充分发挥山、水优势资源,深度设计、规划建设了“四季房山、大美田园”景观农业工程,形成了长沟“水岸花田”、韩村河“天开花海”、琉璃河“古桥荷苑”、周口店“迎风花谷”等一批成方连片优美农田景观。
四是农民素质大幅提升。房山区以农民市民化为目标,以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为核心,农委、科委、劳动、成教、群团和龙头企业联动,整合教育培训资源,着力开展了七大类农民培训工作,年均培训农民5万人次。农民的科技、文化、卫生知识得到了迅速普及,社会就业、自主创业能力迅速提升,文明观念日渐增强,进而营造出健康、向上、民主的社会新风尚。
三、深入推进最美乡村创建的思考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规划了改革发展蓝图,特别是对农村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带来了新契机。建设最美乡村,已经成为当前推动全区农村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在建设工作中,既要充分借鉴各地的先进模式和经验,更要把握发展定位,突出本地特色,更要结合自身实际,加大推进力度。
(一)明确目标定位,着力突出发展特色
要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美丽首都”的要求,进一步深化对开展最美乡村创建工作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加强领导,落实措施,明晰目标定位。最美乡村建设不能千篇一律,要结合各村地理区位、资源禀赋、产业发展、村民实际需求等,要坚持异化模式,突出发展特色。要进一步完善最美乡村建设总体规划,因地制宜制定好村庄整治规划,科学合理排定项目建设规划,在规划编制修订过程中要注重与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水利设施等规划的衔接,加强各项规划之间的配套,避免重复和冲突,发挥好规划的引领作用,充分体现生态性、特色性、地域性,增强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同时注重各村传统地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加大古村落、古遗迹的保护和村域文化的利用开发。
(二)加速资源整合,全力搭建发展平台
要突破用地瓶颈,积极向上争取政策支持,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特别是要争取更多的项目列入市、区级重点项目,争取更多的土地指标用于项目建设。在积极申报各类项目争取上级资金支持的基础上,确保各项配套资金落实,并整合各类涉农资金,集中力量投入最美乡村建设。要探索建立市场化、社会化投入机制,通过以奖代补、民办公助、一事一议等方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到最美乡村建设中来。要深入挖掘产业发展潜力,坚持“一村一业、一村一品”,做精做强产业,扩大影响辐射,带动经济发展,实现环境建设与产业推进完美结合,确保最美乡村建设持续稳定发展。要立足区域、产业、环境等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山水、田园资源和产业特色,加大投入,加强引导,发展更多的农家乐、农家旅社,创建更多的特色村、特色街以及精品路线,举办更多的旅游节庆活动,丰富乡村旅游的内涵,提升乡村旅游的规模和档次。
(三)大力整治环境,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要大力整治改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巩固提升道路硬化、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卫生改厕、村庄绿化等整治成果,实现村容村貌“硬化、亮化、绿化、净化、美化”的“五化”要求。要通过长效机制的不断完善,加强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贴乱挂等现象的管理整治,着力提高美丽乡村建设品位。要继续发挥部门整合的联动机制,进一步加强对部门、镇街、村社的考核奖惩,督促和激励各单位扎实推进创建工作。要坚持项目带动的原则,依靠项目带动社会事业、公共服务的城乡统筹;加快城市基础设施的延伸拓展,推进农村地区的路网、管网、河道的建设整治工作。以提高城乡居民品质、共享发展成果为目的,大力发展城乡社会事业,全面提升全区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和文教卫体等设施的功能,确保服务布局科学化、服务投入多元化、服务保障人性化、服务队伍专业化,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四)抓好组织建设,继续巩固建设成果
要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千方百计调动和激发农民的参与热情,使他们真正成为最美乡村建设的实践者、受益者,从而凝聚人心、推进发展。镇村干部要在统一思想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与群众的沟通协调,积极采纳村民、党员代表的合理意见,在提高村民素质和维护政府形象上做出努力。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风尚,提倡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农村形成文明向上的社会风貌,让农村融入现代文明气息。要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宣传最美乡村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好人好事,推广建设成果和好的经验、做法,发挥典型引领示范带动作用,努力营造全社会支持最美乡村建设工作的良好氛围。
作者系区农工委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