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
创建品牌集聚区的思考
民进房山支部
一、我区产业集聚区发展现状
建设产业集聚区,引导区域工业相对集中、连片发展,是推进工业化进程,提高城镇化水平的有效途径,是加快发展区域经济的有效载体。我区产业集聚区建设发展势头迅猛,五大产业园区建设如火如荼:长阳CSD核心区已初具规模;北京高端制造业基地部分企业已投产试运行;房山世界地质公园、石化新材料基地及北京农业生态谷各项配套设施也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中。
二、存在问题
我区部分产业集聚区虽已经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成为我区经济建设中的亮点,但与其他区县各类产业集聚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主要是规模比较小,核心大企业不多,基础设施配套欠完善,产业集中度比较低。因此,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缩短与其他产业集聚区差距,已成为当前工作中的一项紧迫的任务。如何加快我区产业集聚区建设,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
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是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结合点。产业集聚区建设已成为城市化进程的主要推进力,产业集聚区的开发建设,将会促进我区城镇区域经济建设,通过集聚区开发,一大批人员在产业区周围定居,有力地促进了城乡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我区城区和主要乡镇功能的完善和人口集聚。
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产业集聚区建设,已成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措施,通过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可为区域经济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可以提高土地的集约利用率和基础设施的共享性,可以为实现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充分利用,可以集中治理“三废”,强化环境保护,最终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三、几点建议
(一)广泛宣传,举全区之力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
实现我区经济跨越式发展,思想解放是先导,认识统一是前提,敢做敢为是关键,着眼于二十一世纪世界经济全球化,抓住国家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战略,开拓创新,建设产业集聚区。可以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多种媒体,广泛深入宣传,介绍我区产业集聚区,把支持配合建设产业集聚区的现实意义,历史意义讲深讲透,解决干部群众思想认识问题,解除旧的体制和政策束缚,消除消极因素,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变被动为主动,使全区上下形成共识,聚成合力,全方位、多层次参与产业集聚区建设。
(二)加强配套建设,创造良好投资环境
从我区产业集聚区建设的实际来看,一方面,可以加大投入力度,进一步创新思路,拓宽渠道,建立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在保证必要的政府投入的同时,主要通过市场化的办法,吸引社会资金投入集聚区基础建设。另一方面,要加大建设力度。科学编制好产业集聚区总体规划,扩大工业开发可用面积,满足工业项目用地需求,加强集聚区“七通一平”(给水、排水、通电、通路、通讯、通暖气、通天燃气或煤气以及场地平整)的条件建设,完善供水、供电、供气、供热、通信等基础设施,搞好美化、绿化、净化和亮化工程,进一步提高集聚区硬件设施的标准和水平。在集聚区建设的各个层面都要坚持以人为本,特别注重配套生活服务、休闲娱乐设施,为投资者创造方便、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三)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重点企业、品牌产品带动集聚区发展
产业集聚区的招商引资必须注重产业优势,突出特色,要在引进大型企业和新兴产业方面下功夫,争取引入和培育具有产业龙头领跑作用的大型企业,打造工业“航母”和经济增长引擎,以带动辐射一大批配套、协作、互补的中小企业,形成龙型产业群体。深入实施品牌推进战略,积极鼓励优势企业创名牌,以企业品牌带动园区品牌,带动集聚区发展。
(四)加大人才培养引进力度,为优秀人才施展才干搭建平台
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加大人才培养、引进的力度,建设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党政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队伍。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创造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制度,大力推行竞争上岗和公开选拔,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不惟学历,不惟资历,不惟职称,不惟身份,不拘一格用人才。增强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科技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的积极性。建立健全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以实绩为重点的各类人才评价机制,建立和完善人才市场体系,构筑人才高地,为优秀人才施展才干搭建平台。
此文被评为2014年优秀调研成果
执 笔:民进房山支部会员 区水务供排水科干部 邓展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