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房山的历史文化“活起来、动起来”

发布时间:2018-01-12 文章来源: 放大 缩小 关闭 浏览量:

让房山的历史文化“活起来、动起来”

九三学社房山区工委 李珍

 

各位领导、各位委员:

在北京建设文化中心的大背景下,要着力打造历史文化传承创新区,积极构建有房山特色的历史文化传承与创新体系,必须要让我们房山的历史文化“活起来、动起来”。

一是做好文化建设顶层设计。房山历史悠久,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文化璀璨、底蕴深厚,全区包括北京猿人遗址在内的三百余处文化古迹,是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对建设文化房山充满信心,消除以往“片面的唯旅游资源价值论及实用主义倾向”,用理性、统筹、全局观念统筹考虑房山文化建设的各个层次和各种要素,依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为契机,全面认知其价值与作用,重新构建其定位和模式,制定房山文化发展专项规划暨实施策略。同时,将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提高城乡规划的科学性和适宜性,用文化建设成果反哺房山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文化永续传承。

二是创新历史文化资源载体。积极引入“大数据”、“互联网+”等新理念用于文物管理、文化宣传、文化互动等方面开发,让沉睡的历史文化资源“活起来、动起来”,以更直接、更生动的形式把历史文化资源的浑厚底蕴和魅力展现出来。筹建文物安全智能管理体系和文化遗产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用新技术积极完善文物史料等管理工作,提高文化遗产保护开发等资源项目对社会组织、文化企业的开放力度。创新文化宣传方式,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让文化更“接地气”,重点关注新一代北京人与传统文化的有机互动,增强区内民众的文化归属感,掀起文化房山建设新热潮。

三是让文化建设融入民生。要把利用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房山区经济发展始终作为一个重要的考量。无论是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还是文化建设的推进,都要植根于群众,形成共建共享局面。开展整体性保护工作,要“见人见物见生活”。探索文化治理的新途径、新方法,通过文化志愿者、公司加农户、文化品牌打造等方式,广泛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提高文化治理能力,激活文化创造活力,让文化发展成果惠及群众。

四是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走好生态文化的“协同发展”新路。要把握好京津冀协同发展与环首都国家公园建设机遇,以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建设为核心,整合山区优质生态文化资源,打造京西南文化旅游集聚区。用文化旅游产业“谋变革、促升级”。要把基础提升、转型升级等投入上的“舍”,变成更具市场竞争力、经济效益倍增、旅游集群共赢的“得”。坚持“以游客为中心”,构建“慢游”服务体系,丰富产品体系、完善升级互动设施,提升购物、厕所等公服设施,强化旅游服务功能,让游客住下来、坐下来、静下来。

五是开发利用好乡村文化遗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积极挖掘和保护乡村文化遗产。加强对乡村文化精髓的调查、保护和传承。比如:对以长沟为核心的“京西稻作文化系统”开展保护性发展专项行动;制定古村的区域性整体保护方案;将庙会风俗,“京评梆”民间戏曲,京绣、杂技等民间艺术充分融入到休闲农业项目创意中;开启“菊花白”酒传统酿造、石作等手工技艺的产业化模式,对传统名特优农副产品进行原产地保护等。积极推动各级、各类申遗工作,打响、擦亮我区农业文化品牌,使之成为促进农村发展的新动力。要用乡村文化遗产推动“乡村振兴建立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农文旅协同发展的格局。乡村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和开发会产生强大的品牌和广告效应,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同时,要明确农民、农村的主体地位,各级政府和组织要积极引导和支持,但不能越俎代庖,要以点带面,搞好示范,推动乡村传统文化与产业融合发展。

我的发言完毕,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