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中关村房山园产业用地全周期管理 打造房山现代化产业体系
区政协人资环建委员会、民革党员 北京翰简咨询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雷爱先
各位领导,各位委员: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中关村房山园作为我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园区产业用地的高效和合理利用,是聚集创新资源、培育新兴产业、创新引领经济转型、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载体和空间保障。近年来,中关村房山园在落实分区规划、优化产业结构、节约集约用地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成效明显,但也面临着一些新的形势与挑战。
一是规划布局分散。高端制造业基地和石化新材料基地两大园区产业用地占比仅27%,乡镇工业用地占比高达40%,良乡经济开发区、房山工业园区等规模较小,难以形成特色产业集群。
二是土地利用效益不高。中关村房山园地均工业产值每公顷2100万元,低于全市平均水平;2020年中关村房山园实缴税费20亿元,低于全市中关村园区平均水平。
三是增量空间有限。中关村房山园中的存量用地占园区规划面积69%,高于多点地区的49%和全市平均水平的60%。新增用地指标不足,“项目等地”问题突出。高端制造业基地、石化新材料基地和生态谷共需要耕地占补平衡指标约182公顷,因用地指标跨区域整合和实施土地整治项目所需周期较长,影响京东方生命科技产业基地、京东亚洲一号等重点项目落地进度。大项目难落地,也直接制约了园区招商引资。2020年中关村房山园招商项目总投资为49亿元,远低于昌平、顺义、大兴、亦庄等多点园区。
四是低效工业用地盘活难度大。由于土地取得环节未约定工业项目承诺贡献,土地供后履约监管措施不健全,低效工业用地退出路径单一,缺乏市场机制,企业无动力,土地再利用成本高、周期长、难度大。
为落实2023年工作目标,全面落实分区规划,规范中关村房山园产业用地全周期管理,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1.测算土地利用潜力,确定低效用地认定标准。基于中关村房山园产业用地利用现状,以宗地和用地主体为调查单元,依据规划用途,引入基准地价,分别核定产业用地现状条件和规划条件下的利用效率效益,测算产业用地盘活利用的潜力空间。在此基础上,协调税务部门对涉地企业近五年纳税情况进行核实,将项目用地范围内存在集中成片土地未利用的地块列为土地利用效率低的土地,以及五年间任意一年纳税额在5万元以下的地块列为土地利用效益低的地块,可考虑认定为低效用地。
2.建立工业用地“供给-监管-退出”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促进“大好高”项目落地。强化工业用地规划管控,引导产业集中入园,确保一定比例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完善工业用地供应制度,探索一般工业项目用地实施“标准地”出让。重点保障重大产业项目、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高成长性产业项目和重点招商引资项目用地供应,逐步实现从“项目等地”到“地等项目”;制定园区准入标准、用地标准、绩效评价标准,对产业项目开工、竣工、投产、达产等履约情况开展全程监管。
3.对标存量产业用地鼓励支持政策,细化园区实施细则。进一步深入研究北京市出台鼓励存量产业用地提升业态和发展新功能的政策,在全市政策基础上细化中关村房山园专项支持政策,比如定向给予建筑规模增量和功能高比例混合支持自主更新,与政府平台公司合作更新,引入社会资本更新等激励方向路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高精尖产业项目落地实施。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