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我区城乡垃圾治理的提案及办理情况

发布时间:2018-12-05 文章来源: 放大 缩小 关闭 浏览量:

关于加快我区城乡垃圾治理的提案

提案人  民盟房山支部、城建环保委(张海波)

 

问题:

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基本国策;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处置;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

目前,全区范围内垃圾收运、消纳体系不健全、不规范、不平衡、不充分,造成诸多环境问题,成为居民投诉的热点、城市管理的弱点。

分析:

1.城乡垃圾收运机制及模式不统筹。城区的垃圾收集清运处理由北京环卫集团房山有限公司负责,实行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垃圾清运无害化处理率100%。但各乡镇乡由镇政府负责,5个乡镇47个村由镇政府财政出资由环卫公司负责,另外20个乡镇402个村采取镇运输处理模式。

2.城乡环卫基础设施及投入不均等。城区设施、设备由北京环卫集团房山有限公司负责,基本能够满足清运处理需要。农村现有环卫设施多为2005年前后配置,完好率仅为50%左右,尤其是运输车辆类型、品牌、规格不一致,尾气排放大多不达标,维修保养困难。另外,所有转运站都为露天作业,污水、臭气和垃圾飞散等严重影响周边环境卫生。村内保洁员、生活垃圾收集、运输人员不能满足全区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工作需求。各乡镇(街道)对环卫事业的投入参差不齐,大部分乡镇财力投入捉襟见肘。

3.城乡垃圾分类的普及率及政策不平衡。我区垃圾分类工作2009年开始试点,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由北京环卫集团房山有限公司负责厨余垃圾收运、户用垃圾袋发放、绿袖标指导员管理等工作。目前有103个小区、燕山有17个小区采取分类投放与分类收集工作,但农村完全没有相关政策和措施。

4.城乡垃圾监管机制及标准不统一。城区环卫监督管理有责任主体,有评价标准、有评估指标、有巡查制度。但乡镇环卫工作一定程度上存在主体责任不清,评价标准不明,巡查制度不严等问题 。垃圾收集单位杂乱,多为个体户承包,无照经营、非法乱倒、遗撒等问题屡禁不止。

建议:

1.统筹化设计,实现城乡环卫规划一体化。建议编制“房山区城乡统筹环境卫生管理建设规划”,或制定“房山区城乡统筹垃圾处理一体化建设实施方案”。首先将环境卫生专业规划纳入房山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年度实施计划。其次科学具体地制定城区、城乡结合部、农村地区等三个重点区域的环境卫生规划,完善环卫管理机构,优化整体布局,协调好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关系,确保城乡垃圾处理统筹体系推进有规划、实施有蓝图。

2.标准化管理,建立城乡垃圾一体化体系。按照“政府统筹、企业运营、全面覆盖、分步实施”的原则,全面采取“集中收集+集中转运+集中处理”的垃圾收集运输闭环系统。一是采取“三级运输模式”的生活垃圾一体化收运模式。“即一级为村内收集至各垃圾箱桶站,二级为箱桶站至转运站,三级为转运站至终端处理设施。二是新建改造13座垃圾转运站,采取气相净化和等离子技术法制定除臭方案,达到除臭目的。三是更新垃圾收集运输设备,建立车辆物流总体调配系统,购置统一规格的垃圾桶、箱,对不符合法律法规和作业标准的收集运输车辆进行淘汰。

3.市场化运作,推进城乡管理模式一体化。建议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力度,通过市场化手段加强和优化环卫公共服务,推进城乡环卫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建立 “市场运行为主、政府引导为辅”的长效运行机制,推进环卫作业服务市场化进程。同时坚持垃圾处理产业化发展方向,保障环卫市场充分竞争,保证其在经济上和管理上的可持续运行。逐步实现市政市容委从“执行者”到“监管者”的转变。

4.资源化分类,确保城乡源头减量一体化。在巩固现有垃圾分类工作成绩基础上,在新的政策背景下,全力推进覆盖全区的垃圾分类机制和体系。包括资金投入、管理责任、分类模式等,统一配备分类和回收设施、统一配备垃圾分类和回收指导员、统一落实指导和监督责任。同时建议要加快房山区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组织技术力量开展农业、农村、农产品垃圾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科技攻关,设置专项研发基金,鼓励科研院所专家参与研究,推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逐步向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高效化的深度发展。同时从政府层面全面推行e资源北京蓝卡,通过“互联网+”积分商城兑换生活用品,提高居民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5.科学化测算,采取城乡财政预算一体化。突出环境卫生基

础性和公益性的地位,加大区、乡两级对环境卫生事业的投入,落实环境卫生作业费用定额,确保基础设施、作业人员、运行保障等各项经费足额到位,对经费薄弱的农村地区加大财政投入。同时,广泛运用现代国际通行的运作机制,如采取合资、合作、PPPBOTTOT等多种方式;参照国外垃圾管理的经验,在有条件的乡镇推行垃圾计量用户收费制度试点,从源头上减少垃圾的产生。

6.主体化责任,实现城乡环境卫生检查考评一体化。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对区级和乡镇环境卫生管理、生活垃圾治理的综合绩效进行监测和评估,定期通报垃圾清运量、保洁员上岗等情况,作为考核量化指数,年度考核结果与年度运行经费挂钩,并列入乡、镇、村绩效考核。

7.智能化管理,推进城乡信息平台一体化。随着 “互联网+”、大数据、网络化等技术手段大规模应用于城市管理,建议依托房山区信息化管理平台,建立环卫数字化系统,包括城乡一体的清扫保洁、垃圾收运、垃圾处置、垃圾分类等,建立完善房山区环卫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体系,实现城乡统筹垃圾处理一体化、网格化、精细化。

8.全员化参与,力求居民环保意识一体化。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难点在群众,焦点在群众,收益也在群众。建议:一是正面引导:通过新闻媒体全方位、多形式、深层次宣传倡导文明卫生、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二是强制推进:及时曝光“脏、乱、差”等现象,逐步消除乱倒乱扔生活垃圾的不良习惯。三是推进党建+模式: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全面推进从我做起,人人有责的观念。

 

关于加快我区城乡垃圾治理的提案办理情况

承办单位  区城市管理委员会

 

我委领导高度重视,就此专门召开主任办公会,责成主管领导柳旻同志牵头,环卫科具体办理。

目前,我区采取“村收集、镇运输、区处理”的垃圾收集运输处理模式,大部分乡镇(街道)由各镇负责统一运输到田各庄填埋场,部分乡镇(街道)采取镇域内自行消纳。

为提升我区环境卫生管理水平,构建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生活垃圾闭环管理体系,使全区94%以上村庄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建设与房山区循环经济产业园配套的科学化、一体化收运处理模式,推进生活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区城市管理委聘请北京市环境卫生设计科学研究所、北京环卫集团房山有限公司对23个乡镇(街道)和部分企事业单位进行调查,结合《房山区环卫发展十三五规划》,形成《房山区垃圾治理调研分析报告》,在此基础上,研究编制了《房山区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理一体化建设实施方案》。计划全区新建、改建12座垃圾转运站,北沟分别是红煤厂转运站、河北镇将军坨转运站、青龙湖转运站及佛子庄循环经济产业园,确保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

1.按照《房山区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理一体化建设实施方案》,建立农村环境卫生专职保洁员队伍,在原有的保洁员基础上,增加垃圾分类指导员,负责垃圾的源头分类、清扫收集作业。进一步完善保洁制度和考核制度,加强对清扫保洁队伍的管理,建立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经费保障机制,推进农村生活垃圾统筹治理的资金保障体系。

2.房山区各乡镇(街道)垃圾收集运输模式由“村收集、镇运输、区处理”转变为“源头分类+统收统运”,行政村负责推进生产生活垃圾源头分类收集,对生产生活垃圾按照“可腐烂、不可腐烂”进行分类,提高资源利用率,做到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一是《房山区关于进一步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实施意见》和《房山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已经于第39次区委常务会审议通过,并以区政府办名义印发,要求各乡镇按区政府要求开展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创建工作。二是推广大石窝镇辛庄村“干湿分类+就地处理”的分类方式,即每户配置2个户用分类桶,分出干垃圾、湿垃圾,干垃圾统一运输至村内指定位置后送填埋场进行填埋,实现无害化处理,湿垃圾就近运至厨余垃圾处理设施进行处理。三是建立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已建成村级再生资源交投点5处,再生资源中转站1处,大件垃圾回收暂存点1处。四是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在4个市级试点村推行生活垃圾分类。目前4个市里重点村已完成垃圾桶采购,正在布置桶站位置。

3.加强考核,加大检查力度。定期对各乡镇(街道)进行不定期的环境卫生巡查督导工作,并做好记录。发现问题随时联系乡镇(街道)属地政府或相关单位,及时进行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