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北京中医药大学新院址建设的提案
提案人 王福科
问题:
2018年5月份,房山区中医医院更名为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正式成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医院。而房山中医院总院位于房山城关旧址,楼层低矮、建筑凌乱,设备也远远不能满足一所现代化医院需要。更与大学的附属医院不匹配,无法满足临床以及科教研防的需要。
分析:
房山中医院总院占地面积30余亩,其建筑基本上是在八九十年代所建,以后在原有基础上逐步扩建而成。目前有职工一千四五百名,随着全民医保的覆盖和异地报销逐渐落实,京津冀一体化使得北京与周边关系越来越密切,以及中医药大学所带来的吸引力、影响力,中医院辐射范围已经不局限于房山区。尤其近几年国家越来越重视传统医学的发展,中医院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机。在良乡地区建一所现代化的中医药大学临床医院,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更能优先服务房山人民。
建议:
医院迁址问题已经在区委区政府大力帮助下,推进了不少。只是几经周折,尚未进入真正建设阶段,希望政府继续努力,帮中医院协调立项、选址以及手续审批等问题,能尽快在良乡中医药大学附近建一所与之匹配的现代化医院。进一步提高房山区在北京市的吸引力。
关于推进北京中医药大学新院址建设的提案
办理情况
承办单位 区卫生健康委
房山区中医医院是一所集医疗、临床教学、预防、科研为一体的中医医疗机构,是全国百家示范中医医院,房山区文明单位标兵和首都文明单位,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单位。2013年1月,晋升为“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同年11月,与北京中医药大学签署协议,成为北京中医药大学的教学医院。医院现位于房山区城关保健路4号院,东侧紧邻城关南大街道路,西侧医院院墙外便是西沙河较狭窄的城关段河道。由于医院地势低洼,在2012年7月21日特大自然灾害中,房屋建筑、仪器设备、药品损毁严重,给医院正常运行带来严重影响;受地理环境限制,医院总体规划布局受限,房屋建筑大部分建设于70、80年代,基础建设标准低,房屋老化问题严重,布局流程不合理,医疗资源不足、就医环境拥挤,严重制约了医院的进步和发展。
2017年9月,房山区政府与北京中医药大学签署合作共建协议,合作共建房山区中医医院,并由北京中医药大学进行管理,协议期限50年。旨在全面提高房山区中医医院的总体水平。依托北京中医药大学的资源和品牌优势,以医院改革为动力,通过向房山区中医医院派驻管理人员和专家团队,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提高医院的医疗、服务、教学、科研水平;发挥中医特色,提高中医在疑难重症和慢性病的防控和救治能力。以目前的建筑规模及布局,没有足够的硬件条件提升医院临床水平,无法满足患者及教学、科研等需求。因此,迫切需要建设新的院区。
2018年5月我委委托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对区中医医院新院区重新进行选址规划,拟选址地点位于良乡新城组团14街区,东至翠柳大街,南至银杏南路,西至规划纵三街(暂定名),北至元武屯路。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约11.98公顷,其中可用于医疗建设用地面积8公顷(最终地块面积以规自部门批复为准),总建筑面积154000平方米,拟建医疗规模床位数1000张。该项目建设主体为房山区中医医院,经与区发改委沟通拟采用市发改委资金进行投资建设。
2019年7月取得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九一三九五部队出具的限高批复。目前已将新院区拟建地块建筑控高由30米提升至60米。并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确定拟建院区供热热源。8月我委分别与房山区供电公司、歌华有线房山分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公司北京市房山区分公司、北京市自来水集团良泉水业有限公司、房山区燃气开发集团、房山区水务局沟通咨询用电、网络、电信网络、用水、燃气、给排水管线相关问题,并均取得了上述单位接入方案。9月新院区控规方案已上报市规自委房山分局并同步完成规划设计方案及水评、环评、交评等相关工作。正在进行项目建议书编制及稳评报告等相关工作。
下一步我委将继续积极与相关单位沟通协调开展土地征用划拨、考古等相关前期准备工作,并进一步加强与区发改委、市规自委房山分局、区住建委、区重大项目办等相关单位的沟通协调,全力推进项目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