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旅融合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的提案
提案人 王军
问题及分析:
今年房山区政府工作报告,在2019年的工作报告里第三条重点工作明确提出要实施文旅融合发展战略,在第四条重点工作里谈到深入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在重点工作的第五条明确提出推进特色小镇建设,我建议这三项工作可以融合在一起,形成文旅融合的以集体建设用地占地模式为主的特色小镇建设。
当前,我区“三农”现状距离发展目标有较大差距。村集体经济实力薄弱,农民收入低,多渠道增收局面尚未形成;农村空心化严重,青壮年基本外出,村内老幼相守,缺乏生机活力,农田大面积撂荒,除传统种植业外,其他产业发展不足;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和生活服务配套不足,人居环境有待提升。缺人、缺人才、缺钱是乡村发展遇到的三大主要瓶颈。
结合当前乡村现状及发展瓶颈分析,总结当前美丽乡村建设面临缺商业模式、缺统筹实施的两大挑战。“鼓励社会资本投向农村建设”成为乡村发展的关键,依托“大企业、大谋划、大资金、大运营”,通过高品质的统统谋划和大规模的系统实施,文旅融合,将农民富裕、乡村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整体推进,才能更好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
对此,我的主要想法是:通过社会资本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的蓝海路径,即顺应市民下乡,租住农庄、乡村旅游的发展趋势,为乡村带来投资消费和市场需求,进而形成市场机制、吸引社会资本,实现商业模式闭环,为美丽乡村建设统筹实施创造市场需求、资本保障等为基础性条件的市民农庄模式,进而解决“三农”问题。
市民农庄模式内涵是在坚持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不动摇和充分保障农民利益的前提下,顺应市民阶层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建立以市民农庄为抓手、融入文化旅游特色小镇建设,“大企业融合村民企业”为平台、以“顶层设计、系统规划、统筹实施”为方法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通过鼓励市民下乡、投资消费,为乡村建设的巨额资金投入“买单”,最终形成“上合中央政策、下契民众利益”的可复制扩大的商业模式,统筹解决农民富裕、农业发展、农村面貌改善的“三农”问题。对拟进行改造的村庄,提前开展文化调查,在乡村重建中保留乡土文化元素,引入高品质的商业运营,传承弘扬乡土文化。文旅融合,实现农民富裕、农业发展、农村面貌整体改善的乡村振兴战略目标。
建议:
一.加快文旅融合农庄模式在房山试点利用
结合特色小镇建设,着力构建京郊最美的文旅融合农庄旅游度假胜地,加快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探索市民农庄等新农村外向型发展模式,希望成为可借鉴的模式,扩大推广。
二.给予文旅融合农庄模式政策支持
在土地政策方面:一是探索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的自愿有偿退出机制,支持农民、村集体以自身的农村土地权益出资,与社会资本合作设立村域开发平台。地方政府要研究出台相关的配套政策,明确农民、村集体、社会资本的权利义务和责任边界,为市民农庄模式的运作建立长期稳定的政策法律环境。二是探索在“不增加建设用地、不减少农用地”的前提下,运用土地增减挂钩、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整理与集中使用的政策,根据市民农庄项目需要对村域土地进行科学规划,实现建设用地布局与市民农庄建设相适应。同时探索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建设用地增减指标可以在全区范围内挂钩使用。三是研究出台市民租用农庄的权益保护政策,落实市民的用益物权,稳定市民在乡村投资消费的长期预期。市民租用农庄后,租约权益能否得到长期保护,能否用于抵押融资、转让交易,到期后的续租价格和续租期限如何安排等问题,都需要研究解决。四是建立地方政府与乡村开发平台之间的成本补偿和利益共享机制。对于投入大、经营收入难以覆盖成本的乡村建设项目,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增加国有或集体建设用地指标、税收优惠、乡村产业招商运营的税收返还奖励、农村集体土地流转上市收益分成等方式,对乡村开发平台给予支持。
在金融政策方面:一是在建设期,乡村建设的投入大、周期长,需要得到以大额、长期、低息为特点的开发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支持。同时由于当前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市场评估价值远低于国有建设用地,难以为银行贷款提供抵押担保,乡村开发平台需要提供额外的信用担保资源,融资难度较大,建议金融监管机构牵头研究,按照集体建设用地与国有土地“同地同权同价”的原则,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基础上,创设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抵押贷款,创新乡村建设的贷款模式。二是在运营期,对于市民租用农庄的资金需求,建议商业银行借鉴住房按揭贷款的模式,通过农庄租赁权益抵押、市民资产抵押或个人信用担保等方式,创设市民农庄消费贷款,增强市民的消费能力。三是在成熟期,乡村开发平台对旅游休闲、养生健康等产业设施的经营,在产生稳定现金流之后,可以通过发行 REITS 等资产证券化方式实现上市,届时农民和村集体拥有的财产权益也将实现更高的市场溢价。
关于文旅融合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的提案
办理情况
承办单位 区文化和旅游局
一、整合优势资源,做大做强“源文化”品牌
按照“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原则,坚持打造国际旅游精品线(近期推出一条以京昆高速为主线贯穿世界级景区的国际精品旅游线,中远期开发贯穿南北两沟、覆盖山区丘陵的旅游环路),建设周口店、琉璃河、云居寺“三大组团”,优化“六园”(青龙湖—谷积山园区、石花洞—水峪园区、百花山—圣莲山园区、白草畔—堂上园区、十渡—拒马河园区、上方山—泉水湿地园区),实现“历史文化和地质遗迹相融合的国际旅游休闲区”的发展目标。
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一)推动旅游休闲廊道建设,持续改善山区生态环境
房山区作为西南部生态涵养区,是首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保护地。为加快推进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以北京房山十渡旅游休闲廊道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引领,遵循生态优先原则,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从生态环境整治与提升入手,大力推动旅游休闲廊道建设,助力美丽乡村建设,提升房山国际文化休闲旅游功能与永定河生态文化功能,高质量打造蓝绿交织、文旅交融的首都西南部文化展示与休闲度假功能区。
(二)发展精品民宿产业,助力乡村旅游转型发展
鼓励利用农村闲置民宅建设发展特色民宿。以规划为引领,整合周边资源,保留乡土文化,彰显地方特色,以黄山店•姥姥家、佛子庄•第三空间、韩村河•乡居庄园、圣水峪•圣水莲庭和蒲洼•森林乡居等精品民宿为引领示范,进一步丰富旅游产品供给,不断提升民宿民居文化的品位,扶持培育具有影响力的精品民宿品牌,助力乡村旅游转型发展,努力打造特色鲜明的精品民宿产业。
区文旅局积极推动鼓励利用农村闲置民宅建设发展特色民宿,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目前,房山乡村民宿已形成一定规模,精品民宿品牌效益突显。周口店镇黄山店村“姥姥家”、蒲洼乡东村“森林乡居”等发展较早,带动效益明显。周口店镇形成了以“姥姥家”为代表的精品民宿群落。蒲洼乡东村“森林乡居”带动发展“合新小院”。十渡镇九渡村“陌上花开”在游客中早已是家喻户晓。 韩村河镇圣水峪村“圣水莲庭”、赵各庄村“乡居庄园”在民宿市场发展迅速。青龙湖镇水峪村“左岸花园”借助青龙湖森林公园,在民宿市场发展特色明显。佛子庄乡下英水村“第三空间”正在改造提升,并有小规模接待。霞云岭乡石板台村“云岭山屋”、上石堡村“首旅寒舍”主体已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