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整合创新资源形成合力,助推科技金融创新城协同发展的提案及办理情况

发布时间:2020-10-26 文章来源: 放大 缩小 关闭 浏览量:

关于整合创新资源形成合力,助推科技金融创新城

协同发展的提案

提案人  九三学社房山区工委(刘琼)

 

问题

为聚焦首都“四个中心”之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定位,房山区通过与中关村深入合作,共建中关村房山园,集聚了一批科技创新资源。如何整合区域科技创新资源,实现科技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区域内各类科技创新资源有效利用,是提高新房山科技创新整体能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助推科技金融创新城协同发展的关键。

分析:

纵观房山区科技创新资源布局:以良乡大学城、燕山石化、中国核能研究院为科技资源集聚区;以“产业基地”即北京石化新材料科技产业基地、北京高端制造业基地、北京海聚工程高科技产业园、北京良乡高新技术产业园东区西区为科创企业集聚区;以国家级基金为主导产业的北京基金小镇、全球唯一的互联网金融安全主题产业园为科技金融集聚区。房山区共有科研机构47个,院士专家工作站6个,高等院校10所,国家级及北京市众创空间13个,高新技术企业超过400家,双创高层次人才39位,这些都是打造中关村南部科技创新高地的优质资源。同时,房山区科技创新资源状况还有以下特点:

一是创新资源分布较散。房山区地域广、面积大,相比海淀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大兴亦庄开发区等,科技创新资源相对分散,未能形成合力。

二是创新共享机制缺乏。目前缺乏区域内科技创新资源共享的相关制度和具体运行机制的支持,共享实践缺乏操作层面的规则,科技创新资源的需求和供给无法有效对接。

三是创新引擎需要培育。目前发展过程中,缺乏对整个科技金融创新城的科技创新活动具有带动和组织作用的“引擎”产业和企业。需要培育新“引擎”带动引领产业集群发展。

四是创新合力有待加强。房山区各基地、园区、大学城、众创空间等各自规划、各自建设、各自运营,缺少联动协同。需政府部门整体统筹规划,研究制定科技金融创新城整体协同方案。

建议:

全面整合创新资源形成合力,助推科技金融创新城协同发展的总体思路

更好、更大地发挥政府作用,树立“整体运营商”的思想,从科技创新“顶层设计”的角度加快区域创新资源整合,不断完善创新体系和创新环境,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加强产学研用相结合,构建整体运营、协同创新、紧密合作的“One Funhill”科技金融创新中心,形成房山区科技金融创新城整体高质量创新合力。

  具体建议

1、明确科技金融创新城定位目标

坚持以科技与金融创新产业为核心:一是北与中关村进行深度对接,打造科技、金融、文化创新平台的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拓展区;二是南与雄安新区进行互通,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三是利用房山区比较全面的高教、科技、金融资源,坚持高端产业链引进发展。

2、加强科技金融创新城顶层设计

对标成功案例,对房山区当下科技创新主体、科技创新环境、科技人力资源、科技财力资源和科技创新成果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科技创新资源整合的机制、体制,研究现阶段房山区科技创新资源整合要以政府为主导、以产业为依托、以企业为主体的主要思路,制定科技创新资源管理运行的体制机制,完善科技资源共享与协同创新的机制。

3、设立科技金融创新城整体运营的专项机构

立足科技金融创新城(One Funhill”科技创新中心)整体建设运营思路,设立专项机构,制定并落实全区科技金融创新资源整合的顶层设计、优化布局、保障政策、运营模式、资源调度及评估体系。适时设立新房山科技金融创新城管委会,主任由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管委会负责:拟订科技金融创新城发展战略;统筹有关产业、空间规划和专项规划;整合科技创新资源促进协调发展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4、成立科技金融创新城协同创新联盟

成立科技金融创新城“协同创新联盟”,由政府、产业基地、高教园区、科研院所、领军企业代表组成:

一是立足本地。尽可能多的吸引科技资源的承载体,可以分类建立会员库,不同对象提供不同的服务;

二是资源整合。建立联盟公共服务平台,让科技创新资源的供需各方在这个平台上充分交流与合作;

三是协同创新。在房山共建产业研究院(如人工智能研究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经济实体等,促进协同创新,提高研究成果市场化和产业化的成功率;

四是跨域对接。利用域外(特别是北京“三城一区”)的高科技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科技创新力量,实现与本地企业的对接和优势互补。

5、发挥科技金融创新城领军人才作用

一是实施首席科学家制。聘请高层次人才担任科技金融创新城首席科学家,把握科技创新发展方向,提出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创造性的科技创新构想并指导落实。

二是整合区域专家智库。整合区域各领域专家智库资源,统一建设科技金融创新城专家库和高端智库,建立专家咨询、决策、评估常态化闭环机制。

6、设立科技金融创新城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

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和引导作用,带动金融资本和民间投资向科技成果转化集聚。主要用于支持转化利用财政资金形成的科技成果,包括国家(行业、部门)科技计划(专项、项目)、地方科技计划(专项、项目)及其它由企事业单位产生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新装置等。

7、发挥科技金融创新城企业主体作用

一是加大覆盖企业初创、成长、发展等不同阶段的政策支持力度;

二是支持企业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提高企业自主开发能力;

三是深入实施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行动计划,积极培育科技“小巨人”企业和“独角兽”企业;

四是围绕房山区2+2+1”高精尖产业体系的发展方向,重点在“现代交通+新材料”两大主导产业、“智能装备+医药健康”两大潜力产业、金融科技与会议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培育特色创新型产业集群。

 

关于整合创新资源形成合力,助推科技金融创新城

协同发展的提案办理情况

承办单位  区经信局

 

收到提案后,区经信局会同区科委积极办理,具体如下:

一、加强顶层设计,产业规划引领科技金融创新

按照北京市十大高精尖产业指导意见要求,房山区编制完成《房山区工业发展规划》、《中关村房山园发展规划》、《中关村空间优化布局调整方案》,初步明确了2+1+1”的产业发展方向,即高端制造、新材料、医药健康和金融科技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构建具有房山特色的高精尖产业体系。

二、打造高精尖产业集群,支撑科技金融创新高质量发展

一是高端制造业。围绕智能装备领域、轨道交通装备领域和新能源智能汽车领域,房山区已入驻达闼科技、航景创新、中国中车、天仁道和、奥祥通风、九州一轨、驭势科技、奥特贝睿、海博思创、卫国创芯等企业,航天动力装备智能制造示范基地等一批项目已签约落地,奥祥智造创新产业孵化平台获得中关村硬科技孵化器认定,中关村(房山)智能制造前沿技术创新中心正式获批。完成我国首条5G全覆盖的自动驾驶车辆测试道路建设。

二是新材料产业。围绕石墨烯领域,成立北京航动石墨烯创投基金,首批遴选的5家石墨烯种子企业入驻石墨烯种子孵化园,中英石墨烯成果孵化中心挂牌成立。围绕新型显示材料领域,园区已入驻八亿时空、集联光电等代表企业。围绕氢能材料领域,环宇京辉氢能产业园已聚集亿华通、新研氢能等18家氢能相关领域上下游企业。

三是医药健康产业。房山区已入驻京东方、九和药业、华素制药、永康药业、中科纳泰等代表企业。北京京东方生命科技产业基地项目正式开工建设,嘉民房山大健康产业园项目已取得开工证,北航生物医学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已入驻北航医工交叉创新研究院,方岱宁院士团队研究院完成装修改造,即将投入运营。

四是生产性服务业。围绕金融科技产业,北京基金小镇入驻机构1243家,资产管理规模1.74万亿元,北京互联网金融安全示范产业园累计引入企业586家。围绕文化创意产业,智慧5G广电产业园项目有序推进。

三、整合科技资源,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

一是依托首都科技条件平台房山工作站,为区域内企业提供测试检测、联合研发、技术转移、科技金融等科技服务,助力科技金融创新城建设。2019年,房山工作站累计发展成员单位279家。

二是深化与高校的合作,吸引高校优质服务资源落户房山。北京大学研发实验服务基地与良乡高教园区管委会共建“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北京大学研发实验服务基地智汇城服务中心”,成立北京北达智汇微构分析测试中心有限公司,通过开展研发实验和检验检测服务,促进高校科技资源服务区县。

四、聚合内外优势,服务区域企业创新发展

成立“房山区高新技术企业协会”,先后遴选确定了35家专业科技服务机构,发展会员单位166家,举办各类活动35场,参加人数达 1516人次。

五、政策引导,优化创新创业环境

一是设立基金,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组建北京科技成果转化房山前孵化投资基金,总规模1亿元。投资推动物联网芯片等14个项目,累计认缴出资额9345万元。举办“房山区科技企业融资能力提升暨科技金融路演对接系列活动”,助力科技金融创新城建设。

二是发布实施《房山区支持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的实施意见》,为高精尖产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两年来,共投入科技创新专项资金4000万元,共计对384家单位(个人)的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发明创造等方面2789个事项给予了奖励或资助。

三是发布实施《房山区落实北京市加快科技创新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用地政策意见的实施方案》。目前,已经召开高精尖项目联席会议11次,21个项目通过审核,3家企业试行工业用地20年弹性年期出让。

四是发布实施《新时代人才支撑房山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落实《关于优化人才服务促进科技创新推动高精尖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要求,近两年,引进落地院士14名、其他高层次人才30名,企业获得省部级以上荣誉专家14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