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提案
提案人 李长雨
问题及分析: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提出了一系列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举措。当前由于国内外经济环境影响,民营经济面临改革开放以来最困难的时期。如何大力扶持和保障民营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必须引起我们极大的关注。
1.政府扶持力度不够。在严峻的经济金融形势面前,仅仅依靠民营企业自身的努力以及单纯地通过市场运作的方式难以摆脱困境。目前,民营企业还担负着较为沉重的部分税费,虽然政府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措施缓解困难,但力度还不够。政府各部委相继出台各类扶持民营企业政策,但政策宣传力度不足、门槛过高导致真正需要扶持,符合政策条件的企业享受不到相应扶持。
2.融资状况改变不大。社会信用环境差,资信基础薄弱,挫伤了金融机构发放贷款的积极性,不良贷款率持续上升。融资渠道单一,金融机构贷款门槛高,民间借贷利率高,使民营企业间接融资渠道越来越窄。企业找担保公司申请贷款担保,不仅审批周期长,手续繁琐,而且受银行规避资金风险的种种限制,贷款担保业务得不到很好的开展。
3.社会责任履行不够。在当前企业自身生存环境堪忧的情况下,更无暇于积极主动地履行社会责任,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绝大部分民营企业发展只注重经济效益,不注重社会效益,在研发和生产过程中缺少对消费者和社会负责的态度,导致频繁出现各类“事件”问题企业,大大降低消费者对民营企业的信任。
4.人才队伍不够稳定。大多民营企业为家族式管理,现代企业制度及法人治理结构有待完善。缺乏高端管理人才、技术人才,人才匮乏制约着民营企业的发展,同时由于就业机会和人才扶持政策力度不够,导致民营企业人员不稳定,人才流失严重,民营企业不同程度地出现招人难、招高端人才更难的现象。
5.服务模式不够创新。企业的生命在于创新,小企业靠创新做大,大企业靠创新做强。民营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规模以下民营企业自身内在驱动内不足,需要借助外部的服务。政府拥有完善的政务服务体系,但在企业运营发展过程中没有落地和创新的服务,基础的政务服务已经不能满足于企业的发展需求,企业只能依靠自身力量。在民营企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政府需要建立极具创新的服务模式,优化营商环境 。
建议:
1.优化政策扶持。根据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总体部署,制订减轻民营企业负担相关政策的实施意见,对有实力的产业龙头企业,在信贷额度和比重上给予重点倾斜,帮助其脱离困境、进档升级。在企业资金扶持政策、税收政策等方面对有发展潜力的中小微企业出台更加普惠、更具有激励性的扶持政策。同时加大政策宣传、解读力度,鼓励企业积极参与申报。不错过任何一家有发展潜力的企业,不让好企业好项目由于资金的问题而不能实施,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撬动作用。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扶持。只有把科技创新作为主攻方向,才能实现企业发展新旧动能替换。建议房山区政府要下大力气、集聚资源,引导企业重视科技、崇尚创新,力争实现企业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2.加强金融扶助。重点落实好各项民企扶助政策,帮助民营企业渡过难关、提振信心。加强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引导和督促。政府应加强与同级银行业监管机构的合作,综合利用财税政策、监管机构考核等措施,引导金融资源向民营企业倾斜。加强协调服务,加大银企对接力度,建设银企对接网上平台。改革银行业金融机构业绩考核管理方式,赋予地方政府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在落实中央关于支持实体经济、民营经济等有关政策的内部和行业考核方面有一定话语权。调整完善政银担贷款、税融通贷款政策,对上述政策落实较好的银行通过奖励方式弥补其损失,分担其一部分风险。进一步完善地方政府政策性担保体系。明确地方政府政策性担保公司定位,制定完善尽职免责制度,建立容错纠错机制,鼓励政策性担保公司结合实际开展业务创新。继续加强担保体系建设,探索市场化方式引进社会资本壮大担保机构实力。积极推动担保公司存量风险化解,建立公检法司、动产不动产管理部门以及银行业金融机构组成的担保机构资产追偿协作机制,加大信贷资产处置力度。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3.鼓励社会企业发展。民营企业极富市场活力与竞争力,在创造了巨大经济财富的同时,其履行社会责任问题也随之成为备受社会公众瞩目的焦点。企业在正常发展运营之外,通过有意识地承担一部分社会责任,能够为自身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与氛围,在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同时,也会推动管理部门和其他社会组织不断提高效率,进而推动社会的持续进步,最终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建议政府在政策上对社会企业进行倾斜,同时出台社会企业扶持政策,每年公布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排行榜,对做出杰出贡献的民营企业给予支持和奖励。加强民营企业对消费者的社会责任,从根本上解决“消费外流”的现象。同时,重点打造社会企业孵化器,通过社会企业孵化器的服务及引导孵化出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社会企业,让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社会效益。
4.加强人才支持力度。当前房山区正处在经济发展、转型的关键阶段,对各类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紧迫。严重缺乏具有全国及国际视野和战略开拓能力的企业家和人才,以及科技创新和技术研发型人才。所以,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完善人才政策体系,加强政策支持力度,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引进高层次人才来发展创业,让各类高层次人才进得来、留得住、用得好,对房山区当前乃至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所以,建议加强人才政策扶持力度,加快落实人才政策,进一步推进人才引进工作。以更强的支持力度支持民营企业的人才引进。目前房山区出台了引进人才的优惠政策,但建议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提高政策的知晓率,政策的惠及率和加强政策落实的步伐。在人才公租房方面的政策力度可以再大些,政策可以更灵活些,公租房政策可以根据人才就业单位采取就近使用原则,让人才感受到公租房政策便利性。对引进人才的民营企业实施奖励制度,鼓励企业聘用高端人才,加快民营企业的转型升级步伐。
5.建立创新服务体系。民营企业的发展需要有自身技术与核心竞争力,更需要一个能提供全方位创新服务的平台。《意见》中指出要完善对民营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服务模式和服务链条,目前,房山区在营商环境优化方面做出了重大的努力,并取得突出成绩,政务服务方面有明显改善。但在企业运营发展过程中没有落地和创新的服务体系。建议鼓励行业协会、孵化平台、众创空间在畅通民营企业与政府沟通等方面发挥建设性作用,帮助政府落地服务,搭建创新服务体系。房山区目前有国家级众创空间五家,北创营、青创动力、创新谷等都具有不同特色的创新服务,可在不同方向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创新服务,建议用好现有平台和资源,鼓励并倡导各众创空间发挥各自优势,与政府形成合力完善对民营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服务模式和服务链条。
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提案
办理情况
承办单位 区发改委
区发改委会同区委组织部、区经信局、区金融办、区财政局、区税务局、区住建委等单位对提案进行认真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区发改委一直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积极发挥专班牵头协调作用,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大力支持下,在各部门的有力配合下,积极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各项工作,房山区营商环境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审批环境再改善。区级政务服务事项100%实现在线受理,95.18%实现“一窗综合受理”,开办企业、办理施工许可、获得电力、不动产登记等方面服务水平明显提升。2020年1-9月份,区级政务服务中心受理总量约159.4万件,其中网上受理量146万件,占比达到91.6%,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目标。开展政务服务标准化,所有事项办理材料精简60%以上。社会保险、企业资质、医师执业资格认定等600项高频事项,实现了最多跑一次。推出“我要开饭店、我要开超市”等200个“办好一件事”主题事项,实现“一套材料、一次申报、一次办好”。大力推进告知承诺制改革,提高企业办事效率和便利度,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
二是审批模式再优化。在全市率先推出营业执照、许可证联合办理的“升级版”,“四品一械”企业(药品、餐饮食品、保健食品、化妆品、医疗器械)可在申请营业执照变更、注销的同时办理相关许可,由“准入不准营”向“准入即准营”方向转变。开办企业推出“e窗通”系统,实现网上“一窗办理”,实现为企业一次性办理营业执照、公章、发票等事项。获得电力“三零”服务推出手机APP办电模式,实时跟踪查询接电进度,全程无需往返营业厅。依托5G高速率、低延时技术、视频实时会话技术以及在线文件互传技术,在网上“服务企业专厅”开通“远程帮办”服务,1-9月“远程帮办”服务累计办理4900余件。
三是审批效率再提升。优化投资项目审批流程,实现审批“一张网”,审批事项100%可网上办理。工程项目备案手续办理时限由3天压缩至0.5天,施工许可办理时限压缩至5个工作日。简易低风险工程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由20个工作日压缩至5个工作日。小微企业低压用户获得电力压缩至不超过15天。税务推出“双厅互动”,个体户纳税人平均办税时间从28分钟缩至7—8分钟,效率提高约75%。
虽然我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不过仍有不足,您在提案中也指出了优化营商环境中存在的几个问题:一是政府扶持力度不够,二是融资状况改变不大,三是社会责任履行不够,四是人才队伍不够稳定,五是服务模式不够创新。
提案建议切合我区实际,针对性很强。房山区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在相关领域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着力整合区级优惠政策
为助推民营企业发展,房山区通过顶层设计,出台政策扶持企业。
一是出台《房山区关于支持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的实施意见》,从鼓励科技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助力人才发展、提高智慧生产力,助推平台发展、提高创新驱动力,支持园区发展、提高产业聚合力,扶持企业发展、提高经济贡献力,高标准构建政务服务体系、多维度助推企业发展,对支持企业创新、人才发展等方面制定了详细周全的奖励扶持细则。2019年,投入经济发展资金13.56亿元,重点支持北京基金小镇、北京金融安全产业园、北京高端制造业(房山)基地、良乡高教园区等重点园区发展,保障了科技创新及人才建设等政策有效实施。
二是发布实施《房山区落实高精尖用地政策的实施方案》,明确了项目承诺、履约监管、准入审核、弹性出让、退出补偿等内容。制定实施了《房山区重点产业项目准入标准》,从资源利用、投入产出、科技创新三方面制定了八项准入指标。建立了项目准入审核机制,召开了高精尖项目联席会议11次,23个项目通过审核(2019-2020),京东方等3家企业试行用地20年弹性年期出让,为企业落地进行了前期指导对接。
二、合力破解企业融资难题
一是积极落实促进民营企业融资相关政策,协调解决企业融资难题。通过线上线下综合渠道发布减税降费红利账单相关事宜,确保民营企业各项税费优惠政策落地,助力区域小微企业创新发展,2020年1-6月,房山地区累计新增减税降费4.04亿元。其中:2020年出台的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税收优惠政策新增减税降费1.08亿元,政策实际受惠面100%。
二是加强“政、银、企”合作,大力开展银企对接洽谈活动,引导金融部门把民营企业作为服务、支持的重点,加大资金供给份额,提供更多信贷产品,支持民营企业做大做强。自疫情发生以来,房山区政府共收集整理246家企业融资需求,约24.63亿元。将企业融资需求提供给辖区内金融机构并上报至市金融监管局,做好银企对接服务。鼓励辖区金融机构落实疫情期间再贷款政策,辖区内金融机构累计为其中20家企业提供再贷款政策支持,支持金额3.79亿元。区国资性质担保公司燕鸿担保共为我区168家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总授信金额67亿元。其中,涉及疫情防控7家企业,总授信担保金额1.2亿元;提供生活物资保障类13家企业,总授信担保资金1.8亿元,为受疫情影响严重的8家小微企业,提供担保资金0.66亿元。对因存在到期还款困难以及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的个体工商户,灵活调整还款安排。房山区沪农商村镇银行已开通受疫情影响严重个体工商户服务渠道,为受困个体工商户办理贷款延期、展期、无还本续贷等服务。
三是提高企业自我融资能力。进一步加强民营企业的金融知识普及教育,完善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增强企业信息的透明度,提高企业的融资水平。加快民营企业招商引资步伐,引导企业“走出去”,用好的项目和产品吸引外资,拓宽融资渠道。充分发挥北京基金小镇资源优势,积极引导社会资金进一步拓宽科创企业股权融资渠道。2月19日起,北京基金小镇联合中关村生物医药基地和各投资机构等合作单位,共同开展“战疫线上路演”公益行动,已集中安排在线教育、新消费、医疗健康、企业服务、人工智能、硬科技等6个领域13场“战疫线上路演”活动,举办北京大学创业训练营系列路新材料专场路演1场,中关村留学人员企业精品项目推介会(三三会)生物医药专场路演1场,座谈会1场,线上培训课程和线上直播33场,累计12万余人参加。
三、全力优化企业发展环境
房山区深入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落实《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持续推进行政审批事项改革。我区营商环境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水平明显提升,智慧型政务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区级政务服务事项100%实现在线受理,95.18%实现“一窗综合受理”,开办企业、办理施工许可、获得电力、不动产登记等方面服务水平明显提升。社会保险、企业资质、医师执业资格认定等600项高频事项,实现了最多跑一次。积极推进“我要开饭店、我要开超市”等150个主题事项,实现“一套材料、一次申报、一次办好”。大力推进告知承诺制改革,提高企业办事效率和便利度,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
四、助力企业积累发展后劲
在大力扶持民营企业发展的同时,我区聚焦激发企业发展动力和创新驱动力,为企业发展积聚力量。一是强化人才引进,发布实施《新时代人才支撑房山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加快打造人才队伍,全力提升地区人才吸附能力,近三年引进高级人才17人。二是支持互联网金融安全产业园纳入中关村扩区范围,围绕金融科技、信息技术等方面,打造中关村硬科技孵化器。三是解决人才住房需求。实行更加积极、精准的人才住房支持政策,出台《关于优化住房支持政策服务保障人才发展的实施细则》,吸引人才在本区就业创业,累计提供239套保障性住房。四是加大培训力度,引导民营企业自觉加强技术知识、管理知识和法律知识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开展管理与技能培训,提高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民营企业家队伍。五是发掘培育引进一批细分领域“隐形冠军”企业,研究制定引进与培育‘隐形冠军’企业的工作方案,加强与市级部门对接合作,围绕我区主导产业发展方向,重点发掘、培育、引进一批“隐形冠军”企业。
五、大力构筑创新服务体系
一是进一步培育壮大创新载体,推动创业服务机构转型升级。支持创业服务机构建设中关村创新型孵化器和硬科技孵化平台,推进其提升专业服务水平,打造服务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孵化服务链条。二是支持创业服务机构组建协会、产业联盟等社会组织。通过利益共享机制,整合专业创业机构的服务资源,为房山区众创空间提供科技服务支撑。三是加强产业品牌宣传。组织具有较大产业影响力的品牌活动,活跃创新创业氛围,因地制宜举办特色服务活动。四是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以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为主线,加快培育创新型企业为核心,在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汇聚的园区内,帮助有需求的企业成立院士专家工作站,指导现有院士站有序开展工作,基本构建科协服务企业创新发展的系统。
下一步,我们将采纳委员的建议,围绕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破解融资难题,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修订《房山区关于支持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的实施意见》。原实施意见已实行三年,不能满足当前的经济发展需要,区政府正在着手修订,以更好的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特别是努力提升民营企业扶持力度。
二是进一步完善服务包工作机制。继续发挥四级服务体系,扩大服务包政策企业覆盖面,逐步扩大重点企业服务范围,建立企业“接诉即办”机制,及时解决和回复企业日常问题,坚持“一企一策”和普惠性政策相结合,解决企业发展痛点难点问题,以个别困难化解促进共性问题解决。
三是搭建房山区中小微企业金融综合服务平台。组织动员区内金融机构,简化现有金融产品申请流程,构建更加便捷、高效的融资渠道。利用国有银行成熟授信审批模式,根据中小微企业实际需求和具体情况,提供贷款、保函、结算等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快速准确分析目标客户状况,鼓励开发低成本经营性贷款产品,助力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四是建设北京农村小微快贷中心。以深耕乡村为宗旨,创新农村产权抵押融资方式,与市金融监管局监管一处、北京农担公司、北京农交所等单位,共同建设北京农村小微快贷中心,通过建设“线上平台、线下中心”的服务体系,打造具有“政策宣传、产品展示、业务咨询、业务受理、信息收集”五位一体功能的线上线下相结合平台,汇聚金融要素向农村流动,着力解决农村产权评估、流转、交易和处置难题,引导金融机构服务三农。
五是发挥企业家带动作用。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发挥企业家队伍的独特优势,落实好保护、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的政策措施,积极推进新型“亲清”政商关系的构建,引导、激励企业家在新一轮的发展中持续发挥作用,不断激发创造力、示范力、带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