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医养联动”破解农村养老难题的提案
提案人 赵君倜
问题及分析:
目前全区累计建成养老照料中心15家,养老驿站71家,9个山区乡镇开展农村养老服务试点。社会福利中心现已投入运营,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设置养老床位700张,175张床位用于接收基本养老服务保障老人床位,525张床位为机构自主经营,委托万科养老公司进行专业运营,目前已全面投入使用,已入住老年人150名。养老机构大部分没有成熟的医疗服务能力,主要针对相对健康、不需要复杂护理的老年人,养老机构的功能主要是住房、膳食和基本的社群活动,具备医疗服务能力的养老机构还非常少。
建议:
在农村老龄化日益严重,农村居民养老需求显著增加的背景下,为了破解农村养老难题为突破口,实行更适合农村养老模式,结合我区农村实际,提出意见建议,推进解决农村养老服务供给的“有没有”问题,解决服务供给质量“好不好”的问题。建议如下:
1、对“医养联动”加强顶层设计,高位推动。建议区委、区政府将此项工作列入民生工作重点,建立自上而下的工作推动机制,由区领导构成医养联动工作领导小组,区卫健委、民政局主要领导负责此项工作落实。
2、相关部门协同推进。由医疗部门牵线,政府统筹、协调和联动财政、医疗、民政、残联、医保、规自、保险等相关部门,资源整合,形成“医养联动、部门贯通、机制协同、综合负担、子女先行、事业引领、企业运营、政府主导、开放竞争”的常态化工作机制。
3、形成四级联动模式。构建 “区、 镇乡街道、村和家庭”四级医养联动的功能和结构体系,满足不同类别老人的医疗、护理和养老需求。农户级 - 医养家庭。搭建医护到家服务平台,成立医护到家公司,借助医疗机构、医生、护士等优势医疗资源,采取多点执业方式,提供上门换尿管、胃管、褥疮护理三项服务,解决居家养老不能外出、需要专业护理人员的护理需求。村级(社区级)- 医养驿站。医养驿站是社区卫生服务站与养老驿站的结合,在村或者社区级别设立,主要解决能够行动但做饭困难的老年人生活问题。如为本村年龄较大及残疾人提供助餐和免费送早餐服务。乡镇级 - 医养院及医养联动医院。医养院主要解决本乡镇的医养问题,特别是中度及以上失能失智人员养老和护理问题。区级 - 医养中心。医养中心应该为区级医养联动机构,明确作为医养中心的养老院。
4、建立医疗机构与各级养老机构协作机制。养老机构尽管在生活方面照料周全,但老人日常看病、拿药难,养老院自建医务室存在困难。可以试行与本区域医疗机构合作,建立工作机制,既方便村民,又能实现社区卫生站医疗功能效益最大化,管理机构省心、家人放心。
5、借助智能科技实现“互联网 + 医疗” 模式。用“互联网 + 医疗”的形式双方联通,利用信息化手段提供医疗服务,确保有需求快速处理。
6、普及医护到家服务模式。建议与到家公司联合,共同做好居家养老医疗和生活服务工作,为老人提供专业化、便捷化、多样化的日常护理服务,解决居家健康养老“最后一公里”问题,打造康养生态圈。
7、加强专业培训,建立养老服务队伍。发展养老服务产业,不是简单建立养老机构、提供养老床位就能够解决,提供相关完备的服务、医疗配套和专业护理人员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积极探索多渠道、多领域扩大适老产品和服务供给, 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 建立综合、连续的农村老年健康服务体系,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关于推进“医养联动”破解农村养老难题
的提案办理情况
承办单位 区卫健委
一、深入医养结合工作发展,持续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质量。
根据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北京市民政局《关于开展2021年医养结合机构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提升行动的通知》(京卫老龄〔2021〕12号)文件精神,我区印发了北京市房山区卫生健康委 北京市房山区民政局《关于开展2021年医养结合机构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提升行动的通知》(京房卫〔2021〕29号),持续开展医养结合机构能力及质量提升相关工作。
一是提升服务能力,开展医养结合机构医务人员能力提升行动。区老年健康和医养结合指导中心根据区内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提升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北京市房山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房山区医养结合机构医疗服务质量提升行动专项培训工作方案》,按照专项培训工作计划对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培训。
二是加强医养结合工作,开展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做好第一季度及第二季度的医养结合监测工作。6月1日-6月10日,区卫健委联合区监督所及相关专家组对区内18家医养结合机构开展了为期两周的医养结合机构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检查,规范开展医疗卫生服务,全面提升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能力和水平。
二、充分利用辖区医疗资源,不断扩大医养结合服务供给。
辖区各医养结合机构分别与区良乡医院、区第一医院等综合医疗机构建立紧密医联体,实现双向转诊及绿色通道诊疗服务。全区52家运营的养老机构中,有19家内设医疗机构或引入医疗机构分支,并全部与周边医疗机构签订书面协议。
根据市卫健委、市医保局、市民政局等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为老年人“送药上门”工作的通知》(京卫基层【2020】3号)文件精神,以及我区《关于为老年人“送药上门”工作的通知》(京房卫【2020】37号)文件明确,我区医保定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为65岁以上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家医签约老年慢性病患者、失能老年慢性病患者,在签约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享受“送药上门”服务,养老机构入住的养老人员可委托家属或养老机构指定工作人员到定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具处方,缴费并取药。
三、深入推进医养结合服务,全方位保障医养结合工作进一步发展。
根据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北京市民政局、北京市发改委等十二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印发北京市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京卫老龄【2021】9号)文件精神,房山区老龄工作委员会印发了《北京市房山区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房老龄委发【2021】4号),根据文件要求,下一步,房山区将进一步深入推进本区医养结合发展。
一是扩大医养结合服务供给。通过鼓励医疗机构开展养老服务,探索医疗机构运营养老服务机构;增加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资源,鼓励大中型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养老机构引入医疗机构设立分支机构,将部分养老床位转化为康复、护理、安宁疗护床位。强化养老服务与医疗卫生服务衔接,养老机构、医疗机构统筹规划,毗邻建设。到2022年,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不低于50%;推进家庭照护床位建设,依托养老服务机构(含街乡镇养老照料中心)为居家重度失能老年人提供专业、规范、优质的机构式照护服务,医疗机构为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符合条件的老年人提供巡诊及设立家庭病床,提供必要的查床、转诊等服务。
二是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能力。落实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签约服务规范,推进面向医养结合机构的远程协同服务能力建设。养老机构可通过服务外包、委托经营等方式,由医疗卫生机构为入住老年人提供规范的医疗卫生服务。无内设医疗机构的养老机构要设专职或者兼职保健员,承担传染病报告及健康管理服务。开展医养结合培训基地建设,建立医养结合机构医务人员进修轮训机制,为医养结合机构医务人员提供继续教育培训;发挥中医药医养结合服务作用。利用中医药在治未病、慢性病管理、疾病治疗和康复中的独特作用,推动中医医疗机构、基层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机构间协作。
三是加强医养结合人才队伍建设。支持医务人员从事医养结合服务。实施医师执业地点区域注册制度,支持医务人员到医养结合机构执业。对从事居家养老的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在职称晋升方面进行分类评价,突出业务能力、工作业绩等评价导向,弱化论文、科研等硬性要求。医养结合机构中的医务人员享有与其他医疗卫生机构同等的职称评价、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等待遇。根据《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关于开展2021年度全国老年医学人才培训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派出4名医护人员全脱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