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加强水稻种植业扶持力度关于进一步加强水稻种植业扶持力度及办理情况

发布时间:2021-10-08 文章来源: 放大 缩小 关闭 浏览量:

关于进一步加强水稻种植业扶持力度

巩固水稻地理品牌建设的提案

提案人  王浩

 

问题:

   “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是我国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基础,保障粮食安全已经成为中国重要的国家发展战略。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农业农村部批准创建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中,涉及粮食、棉花、油料、糖料等重要农产品的仅有17个,以粮食为单一主导产业的仅有2个,且集中在黑龙江省,非粮化倾向比较严重。

房山京西水稻种植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西周时期,房山水稻因“色白粒粗,味极香美,七煮不烂”而享誉京城,自清朝起就是皇室贡米。目前我区在水稻种植方面也形成了自身品牌,但在品牌建设推广、种植规模、扶持力度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

分析:

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打破了世界粮食生产与贸易的均衡格局,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均发生了重大变化,粮食海外贸易风险和不确定性显著增加,国内粮食产业出现了发展过程中的新问题,包括供需结构变化,大豆进口持续增加,粮食生产主体进入“老年化”,粮食绿色转型还不彻底等,未来破解我国粮食产业发展背后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将会面临更大压力和挑战。

基于以上分析,我区在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同时,要适当加大粮食的优良品种生产种植,加大水稻业种植扶持力度,建立高科技绿色种植规模基地,提高水稻地理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建议:

一、寻根溯源,打造包装房山固有水稻地理品牌“御塘米”,与海淀区上庄镇“京西稻”形成品牌差异化推广。(《房山县志》记载房山县有石窝稻,清朝康熙年间,圣祖玄烨驾临云居寺,地方官将米奉献给康熙皇帝。康熙帝品尝后定为贡米,产米之泉塘赐名为“御塘”,所产之米称为“御塘米”)。

二、整合区内各乡镇现有适合种植水稻的土地资源、水资源,如大石窝高庄、长沟东、西、南、北四甘池、十渡西河等,摸好家底儿,统筹规划水稻种植科学布局。

 


关于进一步加强水稻种植业扶持力度

巩固水稻地理品牌建设的提案办理情况

承办单位  区农村农业局

 

我区种植水稻历史悠久,始于西周、兴于明清,2015年10月被农业部批准成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北京京西稻作文化系统房山京西贡米保护区”。

  • 我区京西稻保护与发展现状

一是种植面积呈现恢复性增长。2014年,全区水稻种植面积只有156.3亩,2015年以来通过稻作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种植面积出现恢复性增长,到2021年全区水稻种植面积达到544.6亩。二是以保护为出发点,社会、经济、生态共赢。

近年来,按照《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管理办法》的规定,坚持挖掘、保护、继承、发展的原则开展稻作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遗产保护区经济、文化和生态价值不断提升。三是深入挖掘稻作文化,传承丰富文化内涵。在保护过程中稻作文化也得到了充分的挖掘和传承。由京西稻所传承的饮食、仪礼、节庆等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知和喜爱,稻作文化遗产地也越来越成为人们承载乡愁,寄托乡愁的地方,逐渐成为人们休闲观光的理想去处。

  • 当前我区京西稻保护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对遗产价值认识不足,缺乏保护意愿。尽管我区高度重视房山京西稻作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但遗产地农民对稻作文化系统的经济、生态、社会、文化价值等认识不够充分,保护意愿不强烈。二是遗产保护需要多部门协作机制,保护难度较大。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是一项综合性工作,涉及农、林、水、环保、文化和旅游等多部门,需要在各部门之间建立一个有效的协作机制。三是受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影响,近两春季插秧节没能按时举办。

  • 推进我区京西稻保护与发展的具体措施

    (一)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夯实保护与发展基础。

近年来,我们围绕大石窝镇、十渡镇、长沟镇3镇8村京西稻核心保护区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先后投入资金近500万元。一是设立遗产地标识牌,使之成为保护区一处靓丽的景观,提高京西稻作文化在公众中的认知度;二是建设农业文化遗产主题展厅,通过文字、影音及实物等科普性介绍,增强人们对稻作文化遗产的深入了解;三是开展农田环境提升工程建设。通过修建水渠、防腐木桥、购置水稻加工设备和开展水稻籽种更新等工程建设,不断提升遗产保护和发展水平。

(二)以改善生态环境为抓手,加强生态综合治理。

保护发展过程中,我们坚持山、水、林、田、路、湖、草综合统筹治理的科学理念,最大程度保留原始自然风貌,把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始终放在首位,一是积极开展水资源保护工作,坚持节约用水、计划用水;二是充分依托市、区农业技术部门,对种植户在病虫害防治、节肥、节药等方面给予指导,大力推广有机肥、生物防治与绿色防控等技术;三是对遗产地稻田土壤、水环境质量进行监测,大力开展废弃物回收处置等面源治理工作。保护区初步形成路通、水清,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的良好发展态势。

(三)以挖掘稻作文化为抓手,推进农业文化遗产的宣传与保护。

深入挖掘稻作遗产文化,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使传统文化得以呈现和延续传承。自2015年以来,我们每年的6月和10月都在十渡镇西河村、大石窝镇高庄村分别举办插秧节和收割节,已经连续举办了六届,并将活动纳入中国农民丰收节房山“秋收节”系列活动中。通过举办稻作文化传统节庆活动与民间艺术活动,多角度宣传、展示房山京西稻作文化系统的农耕节庆、文学艺术、宗教仪礼等非物质文化遗存。把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休闲旅游资源发展有机融合,打造了景观农业品牌,促进了当地生态景观农业的发展。